[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弹性体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30204.7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昶皓;张桦;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伊贝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臂 环形槽 有机弹性体 电动推杆 内部固定 旋转电机 机械手 连接杆 转轴 左端 滑动安装 人本发明 一端开口 有机械手 圆柱结构 转动安装 输出端 旋转轴 机器人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弹性体机器人,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右端开设有凹槽,第二机械臂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均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结构,第二机械臂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槽,第三机械臂的左端滑动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与第三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本发明通过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之间的配合改变机械手的位置,提高机械手工作时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弹性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主要由机械身体、记忆或程序功能和核心零件等组成。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包括家务型、操作型、程控型、数控型、搜救类、平台型和学习控制型等几大类。目前,机器人在工业、医学、农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等有重要用途。
机械手作为机器人领域中常用的操作装置广泛运用到现有的工业生产加工中,现有的机械手大多由裸露的金属机架组成,这种机械手表面坚硬无弹性,不仅触感极差,而且不利于金属机架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弹性体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弹性体机器人,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右端开设有凹槽,第二机械臂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均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结构,第二机械臂的右侧开设有环形槽,第三机械臂的左端滑动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机械臂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为相互配合的花键轴结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机械手的材质相同,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机械手均由金属机架和包覆在金属机架外侧的有机硅组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上侧铰接有液压伸缩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左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形成一个驱动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与第三机械臂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内部还设置有便于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轴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机械臂的内部还设置有便于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之间的配合改变机械手的位置,提高机械手工作时的精确度,同时在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机械手金属机架的外侧包覆有机硅,从而使机械人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保护内部金属机架的同时使表面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机弹性体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伊贝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伊贝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