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30019.8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0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佩福;赵喆;苏秀云;李志锐;张里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4 | 分类号: | A61B17/74;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郭晓迪 |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颈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所述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包括:侧方钢板、3个套筒、与所述套筒相匹配的3枚头钉、至少1枚皮质骨锁定螺钉;所述侧方钢板的内表面与股骨近端外侧壁解剖形态相匹配;所述侧方钢板的头侧设置有3个锥形螺纹锁定孔,所述锁定钢板的尾侧设置有至少1个皮质骨螺钉锁定孔;所述套筒为中空结构;所述套筒的尾部与所述锥形螺纹锁定孔匹配设置;所述皮质骨锁定螺钉与所述皮质骨螺钉锁定孔匹配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创伤小、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定位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高,约占全身骨折的3.6%,占髋部骨折的60%。针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目前多采用内固定物治疗法,但术后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很高,因此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被称之为“尚未解决的骨折”。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
方式一,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CCS,Cannulated Compressed Screw)对股骨颈骨折进行固定,参见图1。这种方式多用于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部分用于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三枚空心拉力螺钉在股骨颈内相互平行,钉尾排布有正三角和倒三角。目前大多推荐倒三角的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对股骨头供血的影响。三枚空心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股骨头的旋转。
在对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固定过程中,下方螺钉可以依赖股骨外侧皮质、内侧皮质及软骨下骨“三点”支撑,提供一定抗压能力。
在对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固定过程时,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股骨外侧壁螺钉缺少足够的把持力,尤其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钉尾很容易松动,易造成股骨头内翻畸形;2、对于下方螺钉,由于骨折线经过股骨内侧增厚皮质,使得螺钉丢失“三点”支撑,致内侧支撑不足,小转子处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股骨头内翻畸形及转子下骨折;3、尽管三枚螺钉空间排布有一定的抗旋性,但由于其外侧壁缺乏强有力的固定,导致螺钉在股骨颈内容易扭转畸形,失去抗旋性;4、螺钉尾部在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质吸收后容易出现退钉现象,会导致患者局部不适,严重者会致骨不连;5、三枚空心钉置入时要求相互平行,在没有导向器的辅助下,经验性地置入一方面不能保证螺钉位置的最佳;若采用透视方式,则可能会增加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方式二,采用动力髋螺钉(DHS,Dynamic Hip Screw)治疗股骨颈骨折,参见图2。与方式一相比,该方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外侧成角钢板提供了良好的抗压性能。股骨颈内的头钉可沿着滑动套筒滑动,不仅能在术中复位的同时实现断面加压,而且在术后也可持续加压。其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减少了小转子的应力集中,有效降低了转子下骨折的发生率。
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对股骨颈骨折进行复位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手术暴露范围较大,患者失血较多;2、由于体积较大,因此在置入头钉时,可能引起股骨头旋转移位;3、单根头钉不能提供足够的抗旋性能,术后股骨头易旋转移位致内固定失败;4、失败率高。动力髋螺钉在置入过程中,要求其头钉尽量在正、侧位片的中心,而且尖顶距25mm,否则螺钉在股骨头的切割率会明显提高。
方式三,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 forcannulated screws)治疗股骨颈骨折,参考图3。与前两种方式相比,该方法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中,外侧附加有侧方钢板,抗压、抗旋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在外侧钢板位置良好的情况下,经过侧方的螺孔导向,能够保证三枚螺钉的平行排列。同时,相较于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的手术暴露范围较小,抗旋性能得以提升;术中不用考虑尖顶距的大小,手术操作难度显著降低。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1、三枚螺钉的空间排列位置不佳,不能够提供最大占位效应;2、三枚空心钉的结构不能实现术后的持续加压,以保证股骨颈骨折的愈合;3、侧方钢板为非解剖型,使得不能在内固定置入过程中实现快速、精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盆骨前柱骨髓内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复位的套筒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