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氧含量的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Ni-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8337.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盈;侯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氧 含量 连续 碳化硅 纤维 增强 ni al sicp 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用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含氧量低的碳化硅纤维,使用三维针刺技术进行针刺成形,以碳化硅纤维平面方向增强,结合碳化硅网胎作为层间填充,逐层增加,逐层针刺,得到碳化硅纤维叠层三维针刺预制体;
S102:采用去离子水淘洗SiC粉体,直至去离子水完全澄清,将淘洗后的SiC粉体进行干燥;将所述干燥后的SiC粉体进行高温预氧化,使得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层,然后冷却至室温;将Ni粉、铝合金粉末、分散剂与氧化处理后的SiC粉体混合均匀,之后真空干燥,得到混合粉料;
S103:将所述碳化硅纤维叠层三维针刺预制体超声清洗后烘干,采用真空无压浸渗法,将针刺成形的预制体放入石墨烧结模具中,且在预制体上下表面均铺置预设厚度的所述混合粉料;之后加入Cr粉添加剂,进行高温真空浸渗,将高温真空浸渗后的产物冷却到室温,脱模,得到碳化硅纤维增强Ni-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预成形样品;
S104:将所述S103得到的预成形样品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打磨、洗涤后干燥,得到预氧化的碳化硅纤维增强Ni-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预成形样品;
S105:将所述S104得到的预成形样品再次放入石墨烧结模具中,重复所述S103和S104的操作,直至相邻两次预成形样品的增重小于1%,最终得到致密的连续碳化硅纤维增强Ni-Al/SiCp陶瓷基复合材料;
所述S102中:
将Ni粉、铝合金粉末、分散剂与氧化处理后的SiC粉体于高能球磨机混合均匀;其中,SiC粉体、Ni粉和铝合金粉末的质量比依次为(50~70):(10~15):(30~50),球磨转速为300~450r/min,时间为8~10h;所述铝合金粉末的粒径为10~20μm,且铝合金成分中Si含量为7~15%,Mg含量为6~10%,余量为Al;所述Ni粉的粒径为40~50μm,纯度9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1中:
所述碳化硅纤维叠层三维针刺预制体密度为0.2~0.6g/cm3,针刺密度为5~45针/cm2,层间密度为1~20层/10mm;
所述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含氧量低的碳化硅纤维具体为:Si含量为56~60wt%,C含量为30~40wt%,O含量为3~5wt%,平均直径为10~15μm,拉伸强度为2~3GPa,杨氏模量200~240G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中:
所述采用去离子水淘洗SiC粉体具体包括:将SiC粉体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15~30min,随后静置10~25min,过滤并收集固相,之后重复淘洗3~5次;且所述淘洗后的SiC粉体中,SiC粉体平均粒径为14~30μm,纯度99.9%;将淘洗后的SiC粉体在110℃~120℃下干燥10~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02中:
所述高温预氧化具体包括:将干燥后的SiC粉体于800~850℃下高温焙烧0.5h~1.5h,之后于280℃~310℃保温3~5h;
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10~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球磨过程中,磨球为Al2O3硬质合金,直径为6~15mm;其中,粉料:磨球:分散剂=1:(3~6):(0.8~1.2),分散剂为聚乙二醇与乙醇的混合液,且聚乙二醇与乙醇的混合液中,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3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