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营养成分监管方法、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7830.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60 | 分类号: | G16H20/60;G06Q50/2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段 采购服务器 营养分析 预警信息 监管服务器 设备及系统 请求消息 食品营养 套餐 监管 偏离 发送 行营 偏离检测 请求获取 反馈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营养成分监管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监管服务器向采购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所述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采购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行营养成分偏离检测,当检测到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时,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向所述采购服务器发送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提供的套餐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有利于实现套餐的营养成分的高效全面的监管,提升用户点餐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营养成分监管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餐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乐于在点餐平台上进行预约点餐,个人用户对餐饮的各种需求也越来越多,比如,用户重视餐饮是否健康,是否营养均衡,但是目前的目前点餐平台上的点餐功能通常是按照餐饮类型或者餐饮特色项目向用户推荐套餐,用户在点餐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进行点餐。因此,目前餐饮系统还不够智慧,存在用户并不能预知自己的点餐是否营养均衡,是否健康的问题。对于学校而言,无法预测所有学生的营养套餐是否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营养成分监管方法,包括:
监管服务器向采购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所述营养分析报告是所述采购服务器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所有订餐人员的历史订餐数据进行分析后生成的;
所述监管服务器接收所述采购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行营养成分偏离检测,当检测到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时,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并向所述采购服务器发送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提供的套餐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营养成分监管方法,包括:
采购服务器接收监管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所述营养分析报告是所述采购服务器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所有订餐人员的历史订餐数据进行分析后生成的;
所述采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监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
所述采购服务器接收所述监管服务器发送的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一预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提供的套餐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
所述采购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息,调整各个套餐的食材配比和营养成分比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管服务器,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采购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所述营养分析报告是所述采购服务器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所有订餐人员的历史订餐数据进行分析后生成的;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采购服务器反馈的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有订餐人员的营养分析报告行营养成分偏离检测,当检测到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时,生成第一预警信息;所述第一预警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提供的套餐存在营养成分偏离风险;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采购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预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购服务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