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聚葡萄糖醛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6694.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利;顾菲菲;蔡超;郝杰杰;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糖醛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免疫调节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葡萄糖醛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多聚葡萄糖醛酸分子量为5~500kDa,单糖组成以葡萄糖醛酸(GlcA)和葡萄糖(Glc)为主,葡萄糖醛酸含量在50%~95%之间,葡萄糖含量在5%~50%之间,其主链连接方式为→3)GlcA(β1→,Glc以支链形式连接在GlcA主链上。本发明通过将灵芝药材经过热水提取除去水溶性多糖后,残渣再用碱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液用盐酸中和后,浓缩,经乙醇沉淀后得粗多糖。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多聚葡萄糖醛酸,通过细胞实验证明能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吞噬中性红,可用于制备免疫调节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葡萄糖醛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较为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结构分析显示灵芝多糖主要以高分子量的糖聚合物为主,主要是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等单糖形成地糖类大分子组成。不同来源及提取方式所获得地灵芝多糖,具有不同的单糖组成、分子量、分支构象和溶解性等特征,可以诱导多种免疫反应来发挥免疫调节效力。
传统的灵芝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是水提醇沉、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法提取。中国专利CN102766221A公开一种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复合酶酶解灵芝子实体、超声波处理和灵芝多糖提取。中国专利CN104292357A公开一种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灵芝中提取多糖,采用酶作用条件温和,采用各种不同的酶将灵芝中的脂肪、纤维素酶解,将其中的多糖提取出来,提高灵芝的利用率。中国专利CN104558227A公开一种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处理、粗提取、冷冻提取、醇沉、除蛋白、脱色、超滤、真空干燥。以上专利均不涉及水提之后残渣的研究,而且对残渣的碱提工艺研究较少,所以以多聚葡萄糖醛酸为主的灵芝多糖的制备工艺仍未见相关报道。
灵芝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然而灵芝多糖的提取纯化仍然存在效率较低、水提残渣的再利用途径有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对水提后的残渣进一步用碱溶液进行提取,通过纯化得到一种以多聚葡萄糖醛酸为主的灵芝多糖,有助于灵芝药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聚葡萄糖醛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从赤灵芝水提后的残渣中进一步用碱液分离得到一种天然的多聚葡萄糖醛酸,并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多聚葡萄糖醛酸,通过细胞实验证明该种多聚葡萄糖醛酸能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吞噬中性红,可用于制备免疫调节的药物。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聚葡萄糖醛酸,多聚葡萄糖醛酸分子量为5~500kDa,单糖组成以葡萄糖醛酸(GlcA)和葡萄糖(Glc)为主,葡萄糖醛酸含量在50wt%~95wt%之间,葡萄糖含量在5wt%~50wt%之间,其主链连接方式为→3)GlcA(β1→,Glc以支链形式连接在GlcA主链上。
所述的多聚葡萄糖醛酸的制备方法,以赤灵芝为原料,通过热水提取除去水溶性多糖,再用碱液进行提取,提取液用盐酸中和后,浓缩,经浓度为80wt%的乙醇沉淀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纯化,最终得到高纯度的多聚葡萄糖醛酸。
所述的多聚葡萄糖醛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水提取除去水溶性多糖:将赤灵芝粉碎过60目筛,加入蒸馏水,加热提取1~3次,每次1~3h,除去水溶性多糖,过滤脱水后,赤灵芝的药材残渣烘干;
(2)提取多聚葡萄糖醛酸粗品水溶液:将步骤(1)所得药材残渣,加入碱溶液提取1~3次,以4000~5000r/min离心10~30min后,合并收集上清液,加入摩尔浓度0.5~1.5M的HCl水溶液,中和至上清液pH值为中性,将上清液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