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1896.9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勋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创道智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615;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司贺华 |
地址: | 2426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预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装置,包括外套壳,外套壳的一侧内壁螺钉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外套壳的底部内壁固定有一端开口的中空导向板,且中空导向板的内侧滑动套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两端固定有中空的移动框,且移动框的内侧设有固定在中空导向板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有放置座。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外套壳、控制器、通风机、电热箱和移动框,能够在低温时对汽车电池进行智能预热,与正反转电机、拉线、矩形滑块、弹簧和中空导向板配合使用,能够使移动框沿着汽车电池表面进行往返运动,从而使得汽车电池能够预热均匀,从而降低电池启动后的温差,功能强大,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动力电池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由静止状态瞬间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启动前后瞬间温差大,将对动力电池本身造成极大的冲击,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在环境温度过低时,极可能导致动力电池无法工作。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预热装置,包括外套壳,外套壳的一侧内壁螺钉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外套壳的底部内壁固定有一端开口的中空导向板,且中空导向板的内侧滑动套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两端固定有中空的移动框,且移动框的内侧设有固定在中空导向板顶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有放置座,且放置座两侧沿长度方向均固定有一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侧设有位于放置座顶部的汽车电池,且限位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底端固定有位于限位框和汽车电池之间的圆形压板,所述矩形滑块的一端与外套壳的对应内壁之间固定有弹簧,且矩形滑块的另一端固定有拉线,所述拉线远离矩形滑块的一端缠绕固定有绕线轮,且绕线轮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外套壳的顶部内壁固定有通风机和电热箱,且通风机位于电热箱的一侧,外套壳的一侧设有控制设备。
优选的,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固定在外套壳一侧的控制器,且控制器导线连接有固定在外套壳内侧的温度传感器,且控制器与通风机和电热箱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电热箱内部连通,且电热箱的出气口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远离电热箱的一端与移动框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嵌装固定有多个出风管,出风管环绕汽车电池设置,且出风管位于中空导向板的顶部上方。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顶部设有螺纹孔,且锁紧螺钉螺纹套接在螺纹孔内,且锁紧螺钉的长度大于汽车电池的顶部与限位框之间的距离,且锁紧螺钉的顶部高度低于移动框的顶部内壁高度。
优选的,所述圆形压板的长度与汽车电池的宽度适配,且圆形压板的底部固定有保护橡胶,且外套壳的正面设有通风孔,且外套壳的顶部设有维修口,维修口设有封闭盖。
优选的,所述中空导向板的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滑槽,且移动框靠近矩形滑块的一端滑动套接在对应的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创道智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城市创道智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车蓄电池防亏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池保护晶片及电池保护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