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留种花生自动剥壳装置及剥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840.3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群;曲建辉;赵颖;王朝东;张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壳机构 剥壳装置 机构设置 移动组件 剥壳 留种 机架组件 壳仁分离 输送机构 花生 果仁 农业机械领域 带壳种子 破损率 轻便 去壳 自动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留种花生自动剥壳装置及剥壳方法,属于农业机械领域。该自动留种剥壳装置包括机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上的输送机构、摆正机构、扫送机构、剥壳机构、移动组件机构、壳仁分离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摆正机构的上方;所述扫送机构设置在摆正机构的下方;所述移动组件机构设置在扫送机构的一侧;所述述剥壳机构设置在移动组件机构上;所述壳仁分离机构设置在剥壳机构的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轻便,完全实现带壳种子剥壳自动化,且果仁破损率低、操作方便、去壳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种花生自动剥壳装置及剥壳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对带壳种子类(例如花生)进行留种剥壳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工艺,只有保证种子的完整性,才能培育出好的花生。传统的留种剥壳环节为人力手工剥壳,手工剥壳不仅手指易疲劳、受伤,而且工效很低,所以带壳种子产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剥壳。自动留种剥壳机的优化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带壳种子类产区的农民不必再采用相对原始的剥壳方法进行剥壳,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同时还提高了剥壳的效率。
花生的自动留种剥壳是一门新兴技术,国内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花生脱壳机从其脱壳原理、结构和材料上基本可分为以打击、揉搓为主的钢纹杆——钢栅条凹板以挤压、揉搓为主的橡胶滚筒--胶浮动凹板两大类,但脱壳质量均不高,破损率都大于8%,剥出的花生米只能用于榨油和食用,满足不了外贸出口和作种子的要求。探索先进的脱壳原理是解决脱壳机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留种花生自动剥壳装置及剥壳方法,结构简单轻便,完全实现带壳种子剥壳自动化,且果仁破损率低、操作方便、去壳速度快、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留种剥壳装置,包括机架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组件上的输送机构、摆正机构、扫送机构、剥壳机构、移动组件机构、壳仁分离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摆正机构的上方;
所述扫送机构设置在摆正机构的下方;
所述移动组件机构设置在扫送机构的一侧;
所述述剥壳机构设置在移动组件机构上;
所述壳仁分离机构设置在剥壳机构的下方。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撑架,其包括两根平行的直杆,两根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组件上;两根直杆均从一端向另一端倾斜;
在所述直杆上固定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底面与两根直杆平行,在储料槽的底面上设有开口;
在所述直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在所述直杆的下部设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直径相同,且两者的转轴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固定轴承设置在两个直杆上;
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通过长同步带连接;所述长同步带位于储料槽的底面的下方;
所述储料槽的开口、长同步带、两根直杆之间的间隙依次对齐;
优选地,在所述长同步带的外表面上均布有挡板,各个挡板平行设置,且均与长同步带垂直设置;
所述输送机构进一步包括滑道,其上端固定在所述直轨上部的下方,且与长同步带运行方向的末端对齐,其下端固定在摆正机构的上方。
在所述直杆的下部安装有步进电机,在一根直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
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同轴线设置;
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葵花籽剥壳机
- 下一篇:一种花生油加工用花生剥壳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