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数控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5628.6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料轨道 送料拨杆 提料机构 自动上料机构 自动上料装置 排刀车床 上料机构 移动式 上料 数控 车床 待加工工件 工作稳定性 机械自动化 工件提升 工件装夹 驱动机构 上料动作 生产加工 自动滚动 加工位 落下 推挤 自动化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数控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一自动提料机构、一送料轨道及设置在送料轨道上的送料拨杆单元、一自动上料机构,自动提料机构将待加工工件提起后自动滚入送料轨道并经送料拨杆单元拨入上料机构,并由上料机构完成上料动作;本发明通过自动提料机构、送料轨道及其上设置的送料拨杆单元,以及自动上料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上料的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了工件装夹上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工件生产加工的效率;工件提升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滚动至车床所在位置,由一套驱动机构完成工件落下并被推挤进入加工位的一系列动作,工作稳定性高,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数控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生产线越来越普及。工件产品的上料机构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相对于现有的依靠人力手动装夹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并且,自动上料机构能够确保工件产品装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人力操作失误影响生产进程或损伤自动化生产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式数控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实现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在确保上料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动化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移动式数控排刀车床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一自动提料机构,所述的自动提料机构包括在上下方向呈倾斜布置的提升带,提升带上固定有若干斜向布置的斜板,且在斜板底端的一侧设有挡边板,挡边板高出提升带所在面;
一送料轨道,所述的送料轨道包括一斜向布置的托撑板及托撑板两侧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第二挡板,托撑板自自动提料机构所在侧向车床所在侧延伸布置;
所述送料轨道上还设有送料拨杆单元,所述的送料拨杆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挡板上呈竖向布置的套管,套管内插置一转轴,转轴的两端延伸出套管外,且在转轴的上端固定有拨杆,拨杆的两端分布固定有第一、第二顶杆,所述的第一、第二顶杆延伸至送料轨道内;转轴的下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由驱动机构推挤使转轴转动对送料轨道内的工件进行阻挡或避让;
一自动上料机构,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托撑板,上料托撑板的一侧板面与送料轨道的第二挡板的板面相平齐,且在上料托撑板上设有贯穿其板面的进料轴,所述的进料轴为中空管状,其一端设置有调心球轴承、另一端设有与其径向平行且偏置的销杆,销杆的两端与U型推板的两侧支杆固定连接;
所述调心球轴承外圈固定有推板,且在临近调心球轴承一侧的进料轴上固定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沿进料轴的径向布置且在第一销轴上固定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沿进料轴的内腔布置并向销杆所在侧延伸出进料轴的管腔,所述进料轴上套置有同芯布置的固定管,固定管的管壁上固定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第一拉簧固定连接,所述U型推板由驱动机构推挤使送料轴推出将工件送入加工主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送料拨杆单元还包括有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一端与第一顶杆的杆身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二拉簧的弹力为保持第一顶杆的杆身回复至与送料轨道内的工件处于避让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料托撑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围板,所述的第一围板与送料轨道的托撑板相接供工件滑入上料托撑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围板围合成的区域,第二围板设置在上料托撑板的下边缘且其临近第三围板的一端设置有压缩弹簧和顶针,顶针插置在第二围板内,压缩弹簧的一端与顶针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靠在第三围板上;
所述上料托撑板的底部固定在送料滑杆上,送料滑杆置于固定在车床座上的滑块内且其长度方向与加工主轴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的送料滑杆上还设置有缓冲定位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5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螺旋槽的切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床配套用钢管自动上下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