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1408.6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冬瑞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03 | 分类号: | C08L71/03;C08L47/00;C08K13/06;C08K9/06;C08K3/04;C08K5/12;H01B3/28;C08J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脲 耐火阻燃电缆 改性 制备 反式聚异戊二烯 离子交换步骤 聚合物改性 纳米碳纤维 安全环保 氟醚橡胶 抗氧化剂 耐火阻燃 使用寿命 性能均衡 硫化剂 增塑剂 重量份 混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改性反式聚异戊二烯20‑30份、葫芦脲改性氟醚橡胶25‑35份、增塑剂3‑5份、抗氧化剂3‑5份、硫化剂1‑3份、聚合物改性纳米碳纤维3‑7份。所述的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混炼、离子交换步骤。本发明公开的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具有性能均衡、价格低廉、实用性强、耐火阻燃的优点,使用寿命更长、更加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料,尤其涉及一种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各种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电气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飞跃式的提高。这些电气产品的正常使用离不开其配套产品电线电缆,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传输电力、传递信息和实现电磁能量转换的作用。电线电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气产品是否能正常使用,而作为电线电缆制备用材料之一的电缆料的性能又是决定电线电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一种性能优异的电缆料成为业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
电缆料是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用塑料的统称,以橡胶、塑料、尼龙等材质作为基料,结合增塑剂、填料、色母料、抗氧剂等辅助成分制成,不同电缆种类和使用环境对电缆料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市售电缆料大都存在不耐划伤折叠、易腐蚀氧化内部金属导线、阻燃性能较差、硬度与韧性不能兼顾、燃烧时毒性较大、不耐潮湿寒热等缺点,使得电缆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缩短,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制约着电线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发明专利201510945199.X公开了一种掺杂氟化石墨的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含量为40-50%的硅溶胶5-8、甲基丙烯酸2-3、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50-60、磷酸氢二铵2-3、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30、异构醇聚氧乙烯醚1-3、二辛酯15-18、氟化石墨0.2-0.3、硅化镁10-13、海泡石粉30-38、色母料8-10、助剂2-3;该电缆料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混合作为树脂基料,并以海泡石粉负载经过改性处理后的氟化石墨作为填料,原料利用率更高,补强效果突出,但填料添加较多,会影响成型加工性能,价格昂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外渗现象。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性能均衡、价格低廉、实用性强、耐火阻燃的电缆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设备和反应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克服了市售传统电缆料大都存在的不耐划伤折叠、易腐蚀氧化内部金属导线、阻燃性能较差、硬度与韧性不能兼顾、燃烧时毒性较大、不耐潮湿寒热等缺点,具有性能均衡、价格低廉、实用性强、耐火阻燃的优点,使用寿命更长、更加安全环保。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葫芦脲基耐火阻燃电缆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改性反式聚异戊二烯20-30份、葫芦脲改性氟醚橡胶25-35份、增塑剂3-5份、抗氧化剂3-5份、硫化剂1-3份、聚合物改性纳米碳纤维3-7份。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偏苯三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壬酯、偏苯三酸三异癸酯中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复合抗氧剂B225、抗氧剂1076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硫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冬瑞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冬瑞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