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用燃烧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11203.8 | 申请日: | 2018-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阮昌龙;穆勇;胡春艳;刘存喜;刘富强;杨金虎;徐纲;朱俊强;王月;郭玉超;于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 |
| 主分类号: | F23R3/52 | 分类号: | F23R3/5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路妍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燃烧室 | ||
1.一种发动机用燃烧室,包括火焰筒,所述火焰筒内形成有燃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筒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用于预混蒸发燃料、并向所述燃烧腔喷送燃料的第一蒸发管和第二蒸发管,所述第一蒸发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燃烧腔内,另一端开口穿出所述火焰筒前端与燃料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管的一端开口位于燃烧腔内,另一端开口穿出所述火焰筒后部与燃料总管相连通;
所述燃料总管包括与第一蒸发管相连通的前端燃料总管和与第二蒸发管相连通的后端燃料总管,以便于单独或同时向所述第一蒸发管和第二蒸发管供给燃料;且所述前端燃料总管向所述第一蒸发管供给燃料与所述后端燃料总管向所述第二蒸发管供给燃料的质量比为(3:7)-(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管和所述第二蒸发管分别于所述燃烧腔内呈周向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为环形燃烧腔;所述火焰筒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相接有顶壁,所述外筒、顶壁和内筒依次相接形成所述环形燃烧腔;
所述第一蒸发管的另一端开口位于顶壁上且与所述燃料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管的另一端开口穿出所述外筒与所述燃料总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管呈朝向所述外筒弯曲的弧状;
所述第二蒸发管位于燃烧腔内的一端开口向外弯折呈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包括头部燃烧腔和主燃烧腔,所述第一蒸发管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头部燃烧腔内;所述第二蒸发管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主燃烧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管喷出燃料的燃空当量比高于所述第二蒸发管喷出燃料的燃空当量比;
所述第一蒸发管喷出所述燃料形成有第一燃烧火焰,所述第二蒸发管喷出所述燃料形成有第二燃烧火焰,所述第一燃烧火焰与所述第二燃烧火焰部分重叠形成有交集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燃料总管和后端燃料总管均呈环状,且所述前端燃料总管位于火焰筒的顶壁上,所述后端燃料总管位于火焰筒的外筒的尾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为环形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2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相变无烟采暖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