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9829.5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进;李伟;雷平振;阳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0445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特征 试验轴承 轴承寿命试验机 列车牵引电机 使用场景 实时温度数据 模拟真实度 温度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测试效率 高区分度 故障判据 故障周期 实时数据 实时振动 数据变化 传动轴 申请 轴承 判定 增设 检测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试验机,在常规使用温度传感器获取试验轴承在使用时对应的实时温度数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能够获取该试验轴承实时振动数据的振动传感器,因此可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实时数据共同表征不同故障下该试验轴承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同时还能检测整个故障周期下相同故障处于不同故障程度下故障特征数据变化的趋势,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和更高区分度的故障特征数据,以作为后续判定是否存在相同故障的故障判据。同时,为更真实的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本申请通过在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一个被测轴承,可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和特殊使用场景下的模拟真实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轴承测试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试验机。
背景技术
轴承,以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的功能作为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
通常在机械零部件制造完成后,还需要经过寿命试验来检测其实际使用寿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通常使用专门的轴承寿命试验机为试验轴承施加各种载荷,使其在模拟出来的重载工况下工作,以达到加速老化和快速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的目的,并进一步分析出现的故障对应的故障数据特征。
传统的轴承寿命试验机通常只使用温度传感器获取老化处理过程中得到实时温度数据,以温度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温升)来表征某一种故障的出现,但由于轴承在大多数故障下都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因此现有基于温度特征来表征故障种类或程度的方式灵敏度较低,且故障程度通常已经十分严重,同时此种方式还严重依赖于长久积累下来的经验,无法快速适用于新类型的试验轴承,实际使用效果较差。
所以,如何克服现有轴承试验机存在的各项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更加符合列车牵引电机中轴承的实际使用场景、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相同故障类型下不同故障程度的判别灵敏度更高的轴承寿命试验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试验机,在常规使用温度传感器获取试验轴承在使用时对应的实时温度数据的基础上,还增设了能够获取该试验轴承实时振动数据的振动传感器,因此可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实时数据共同表征不同故障下该试验轴承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同时还能检测整个故障周期下相同故障处于不同故障程度下故障特征数据变化的趋势,能够得到更加准确和更高区分度的故障特征数据,以作为后续判定是否存在相同故障的故障判据。同时,为更真实的模拟实际使用场景,本申请通过在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一个被测轴承,可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和特殊使用场景下的模拟真实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试验机,包括:
试验机机体,其内设有两端分别用于安装试验轴承的模拟电机轴;
径向载荷加载装置,设于所述试验机机体上方,用于向所述试验机机体内的模拟电机轴施加径向载荷;
轴向载荷加载装置,设于所述试验机机体的一端,用于从端部向所述试验机机体内的模拟电机轴施加轴向载荷;
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试验机机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电机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模拟电机轴作旋转运动;
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试验轴承的实时温度数据;
振动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试验轴承的实时振动数据。
可选的,所述试验机机体内还设有对应于各所述试验轴承的密封润滑机构,以模拟所述试验轴承的实际使用环境。
可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试验机机体中在每个所述试验轴承一侧的第一振动传感器和其另一侧的第二振动传感器。
可选的,每个所述试验轴承的轴心与对应的第一振动传感器和第二振动传感器间的连线均与铅垂线成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9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