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973.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慧娜;叶艺海;彭荣华;罗坚誉;刘尊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8/02;B21D28/26;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郭裕彬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准孔 冲裁 冲压 定位基准 定位销 后置 预冲孔位置 板材表面 生产效率 孔位置 预冲孔 回弹 取用 加工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板材进行拉延;观察板材表面是否有除基准孔以外的孔适合在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进行冲裁;如有,取用孔放在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进行冲裁,然后在冲裁后的孔位置安放定位销作为定位基准,把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如没有,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在板材上进行基准孔位置的预冲孔,然后在预冲孔位置安放定位销作为定位基准,把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本发明将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只需要在产品回弹修改合格后,对产品的基准孔进行一次修改,使其精度合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制定主基准孔、副基准孔,作为产品检查的基准和焊接装配的基准。主基准孔、副基准孔一般会尽量排布在产品主面,且相对位置较远,孔径一般大于12mm。目前模具行业内习惯把产品的主基准孔、副基准孔放在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冲裁,后工序在此位置安放定位销,以作为后工序的定位基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高强钢板,现有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如下:
1、高强钢板回弹大,主基准孔、副基准孔需要随着改修回弹而反复更改。
2、主基准孔、副基准孔反复更改,后工序的定位也要随之进行反复更改。
3、上述反复更改会造成成本的升高和效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板材进行拉延;观察板材表面是否有除基准孔以外的孔适合在所述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进行冲裁;如有,取用所述孔放在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进行冲裁,然后在冲裁后的所述孔位置安放定位销作为定位基准,把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如没有,拉延工序后的第一工序在板材上进行基准孔位置的预冲孔,然后在预冲孔位置安放定位销作为定位基准,把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孔的数量为两,两所述基准孔分别为主基准孔及副基准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基准孔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基准孔直径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副基准孔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副基准孔直径大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预冲孔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预冲孔的直径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最末工序之前包括冲孔工序、修边工序、整形工序以及翻边工序。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基准孔放在冲压最末工序进行冲裁,只需要在产品回弹修改合格后,对产品的基准孔进行一次修改,使其精度合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准孔后置冲裁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