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豆豉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0540.7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进;刘先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铜仁市永进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豆豉 风味豆豉 制备 辣椒粉 产品生产周期 氨基酸态氮 保健效果 发酵食品 番茄红素 心脑血管 菠萝皮 茶树菇 含盐量 有效地 重量份 柚子皮 总酸 呋喃 免疫力 蛋白质 大豆 皮肤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属于发酵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味豆豉酱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90‑100份、菠萝皮粉1‑4份、茶树菇2‑3份、辣椒粉3‑7份、柚子皮粉1‑2份;本发明的产品克服了传统豆豉含盐量高的问题,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有效地降低了豆豉加工过程中呋喃的生产量,食品更加安全,相对于现有技术,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态氮都有提升,总酸有较大改善,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含量丰富的番茄红素,使得产品具有增加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皮肤等有益的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发酵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味豆豉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豉是汉族传统发酵豆制品,亦是许多菜系的重要调味料之一,在《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古籍中皆有记载,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豆豉鲜美可口、香气独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传统豆豉”至今还存在三大不足之处:(1)制品食盐含量高达12-14%,因而长期以来主要作调味料,食用量和再开发成其他系列产品受到很大的限制;(2)生产季节短,天然的毛霉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左右,因此利用天然的毛霉型菌株生产必然受季节的限制,每年只能生产3-5个月(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3)后发酵周期长,传统豆豉必须通过8-10个月的后发酵期才能形成产品所需的黑褐色和风味。
专利号201410171299.7,公开了无盐毛霉型豆豉快速后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大豆→浸泡→蒸煮→冷却拌曲→制曲→拌料→包装→恒温后熟→无盐毛霉豆豉,使得产品无盐,方便后续按照需要再加工成不同的豆豉产品,克服了传统豆豉含盐量高,只能做调味品的缺点,有利于产品拓展应用领域,扩大生产量和市场消费量;产品后熟期短(小于7天),与传统豆豉需要8-10个月的后熟期相比,生产容易上规模,相同产量,投入小得多,产品成本也有所降低。
据资料显示,大豆类食品呋喃检出率为100.0%,而呋喃的含量范围在59.5~210.7ng/g便属于呋喃污染最高的食品。如何降低豆制食品尤其是豆豉中的呋喃含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风味豆豉酱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味豆豉酱,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90-100份、菠萝皮粉1-4份、茶树菇2-3份、辣椒粉3-7份、柚子皮粉1-2份。
进一步地,所述风味豆豉酱,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95份、菠萝皮粉2份、茶树菇2.6份、辣椒粉5份、柚子皮粉1.4份。
所述风味豆豉酱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大豆,加水,控制水温45-50℃浸泡1-3h;
(b)将茶树菇加入步骤(a)中混匀均匀,向混合物按接种量为0.4-0.7%接入斜卧青霉,在25-35℃下无氧发酵1-2d,得第一发酵产物;
(c)将第一发酵产物经杀菌、过滤,取滤渣用于第二次发酵;
(d)向第一发酵产物滤渣中加入菠萝皮粉、柚子皮粉混合均匀,向混合物按接种量为0.1-0.5%接入卷枝毛霉,在36-40℃下无氧发酵3-4d,得第二发酵产物;
(e)向第二发酵产物中加入辣椒粉混合均匀,向混合物按接种量为1-2%接入黑曲霉,在45-50℃下无氧发酵1-3d,得第三发酵产物;
(f)将第三发酵产物经杀菌、干燥至含水量为20%以下,即得风味豆豉酱。
所述浸泡,是将大豆在浸泡前置于含乙醇溶液的的研磨机中高速搅拌3-7min后,取大豆,洗净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铜仁市永进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铜仁市永进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