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7786.3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王庭有;杨安园;魏镜弢;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F02B7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管 活塞 刹车助力泵 曲轴 连接槽 活动连接有 汽车发动机 防抖装置 进气管 泵膜 中心对称结构 润滑油底壳 结构稳定 平铺状 抖动 减小 光滑 磨损 背面 替换 发动机 | ||
1.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包括刹车助力泵(1)、泵膜(101)、真空管(2)、曲轴(3)、连接槽(5)、活塞(6)、进气管(7)和润滑油底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助力泵(1)内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泵膜(101),所述刹车助力泵(1)下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真空管(2),且真空管(2)呈中心对称结构,并且真空管(2)的规格大小均一致,所述真空管(2)背面活动连接有曲轴(3),所述真空管(2)下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槽(5),且连接槽(5)内部为光滑,所述曲轴(3)下方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六个活塞(6),且活塞(6)呈平铺状排列,所述活塞(6)正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底部固定连接有润滑油底壳(8),且刹车助力泵(1)、泵膜(101)、曲轴(3)、活塞(6)、进气管(7)和润滑油底壳(8)均在同一垂直线上,所述真空管(2)下方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头(4),且固定头(4)与连接槽(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头(4)由卡接头(401)、卡接槽(402)、拉杆(403)所构成,所述固定头(4)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接头(401),所述固定头(4)下方固定连接有卡接槽(402),所述固定头(4)右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拉杆(403),所述连接槽(5)内部的中间活动连接有备用缸线(501),所述右侧的进气管(7)内部活动连接有双向排碳管(9),所述双向排碳管(9)由过滤网(901)、排碳口(902)所构成,所述双向排碳管(9)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01),所述双向排碳管(9)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碳口(9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401)的数量为两个,且卡接头(401)宽度为四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402)的宽度大小与卡接头(401)的宽度大小均相互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03)呈“倒L”形状设置,且拉杆(403)表面为粗糙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缸线(501)的数量设有四根,且备用缸线(501)的长度大小均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排碳管(9)内壁为光滑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901)的面积为双向排碳管(9)宽度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77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发动机交直流两用供电供热系统
- 下一篇:引擎润滑油路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