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痛风作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6805.0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坤;王艳秋;马珑廷;耿晓宇;徐晶;朱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985 | 分类号: | A61K31/4985;A61K31/519;A61K31/41;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13400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氮唑类化合物 痛风 高尿酸血症模型 治疗痛风疾病 高尿酸血症 临床适应症 阳性对照组 痛风疾病 血液尿酸 注射给药 别嘌醇 尿酸钠 可用 小鼠 癫痫 制备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痛风作用,本发明增加了四氮唑类化合物的临床适应症,使其不仅可用于治疗癫痫等,也可以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疾病。将四氮唑类化合物制剂通过注射给药,对小鼠尿酸钠造高尿酸血症模型具有明显的作用,且高于别嘌醇阳性对照组。四氮唑类化合物毒性小、副作用少,同时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液尿酸水平、抗痛风作用,可以制备理想的治疗痛风疾病的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痛风化合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痛风作用。
技术背景
痛风(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流行病学显示,欧美地区痛风的患病率为0.2~1.7%。在我国,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14%。我国富裕地区的痛风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痛风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抗痛风抗痛风药目前品种不多,西医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葡萄糖、IL抑制剂。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都有缺陷。疗效差、副作用大成为其临床应用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痛风作用,四氮唑类化合物能有效的治疗尿酸生产亢进型的高尿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应用四氮唑类化合物制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病,具有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的作用,效果明显、毒性低、可长期给药。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氮唑类化合物的抗痛风作用,四氮唑类化合物为下列通式1、2、3表示的1,2,3,4-四氮唑类化合物、其水合物、或其盐。
上述式中,R1、R2表示邻位、间位、对位的氨基、氟、氯、溴、巯基、氰基;R3表示取代基也可以是卤素、氰基或苯基的取代或未取代吡啶基、或是这些吡啶基相应的吡啶N-氧化物基,或是具有氰基、硝基取代基的取代苯基,或是除了该氰基、硝基以外还具有取代或未取代低级烷氧基、N-低级烷基取代哌嗪基或高哌嗪基、低级烷基硫基、苯基硫基或低级烷基氨基作为取代基的取代苯基;R4表示氢、新戊酰氧基取代低级烷基,均与通式(3)所示的1,2,3,4-四唑环的其中一个氮键合。
本四氮唑类化合物可以制备用于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剂型。
本四氮唑类化合物可以制备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剂型。
通式1、2、3表示的1,2,3,4-四氮唑类化合物、其水合物、或其盐制剂可制备单独的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
痛风疾病为,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痛风疾病。
本四氮唑类化合物制剂包括口服制剂,口服制剂包括片剂和胶囊。
本四氮唑类化合物制剂包括注射剂,注射剂包括注射用粉针剂和注射液。
本四氮唑类制剂包括通式1、2、3化合物能够接受成盐的所有有机酸和无机酸。
作为优选,四氮唑类化合物用于制备复合型口服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提取、制备浸膏粉、制备软胶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取100g同一批次抱茎苦荬菜,加入12~15倍量水,在0.07~0.08MPa、85~88℃条件下煎煮45~60分钟,然后加入8~10倍量水在同等条件下煎煮45~60分钟,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150~180g,放冷至37~39℃,待用;减压提取操作简单,方法可行,对抱茎苦荬菜进行减压提取可以明显提高有效成分中腺苷的收率,防止腺苷的降解,同时又不会对浸膏及有效成分中总黄酮的收率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师范学院,未经通化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6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