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3376.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峰;李洪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模式 源代码 监测事件 数字卫星 飞行模式 人工智能 飞行方式 轨道姿态 书写 卫星 封装 卫星控制系统 监测参数 开发效率 控制算法 控制指令 切换条件 规范化 算法 分配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2)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通过本发明对卫星控制系统飞行模式中的监测事件和切换逻辑进行规范化定义,进而降低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难度;对卫星飞行模式切换过程进行规范化的书写,提高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源代码的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在开始正常工作前,需要经过一系列飞行模式;卫星的控制系统根据敏感器、执行机构反馈的信息和地面指令进行飞行模式的切换操作。受限于设计制造的周期和成本,对于卫星的每个飞行模式及飞行模式的切换逻辑,都发射真实卫星进行飞行验证是不现实的;因此,通常采用数字仿真技术对卫星的飞行模式以及飞行模式的切换进行高精度模拟验证。
现有技术中,针对每个卫星都需组织大量人员进行长时间的编程调试,以完成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工作。为了提高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书写效率,避免大量重复劳动,通常选择直接对已有的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进行改造。然而,卫星的种类和型号不同、开发人员不同,便使得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书写风格各不相同。对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改造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已有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组成、结构和书写风格的基础上,开发人员的更替又需要重复进行了解和学习,进而使得开发成本较高。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减少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书写的重复性劳动,并提高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通用性。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以降低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通用性。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人工智能书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确定卫星所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控制指令分配逻辑;
(2)根据卫星安装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类型、型号以及卫星实际任务需要,确定卫星的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和监测事件,确定每个监测事件包含的监测参数和切换条件;
(3)将每个飞行方式中的监测事件与切换判断封装为一个函数,包括监测事件的书写,逻辑表达式的书写以及飞行模式、飞行方式切换语句的书写;
(4)将控制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封装为一个函数,函数主体采用多分支选择语句,每个分支选择中按照剔野、姿态确定、姿态控制、滤波、控制指令分配的顺序书写。
如上所述的数字卫星是按真实卫星的功能、组成、结构、模式、程序、操作所集成的运行在软件模拟的空间环境中的动态模拟仿真系统。
通过上述方法将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书写过程规范化,可缩短数字卫星控制系统模式切换源代码的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根据敏感器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确定算法,书写函数声明;
2)根据执行机构的类型和型号选择采用的轨道姿态控制算法和指令分配逻辑,书写函数声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3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