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萃取分离生产高纯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327.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旗英;周勇;韩德义;凌诚;钟德强;林强绪;韩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分离 生产 高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萃取分离生产高纯铕的方法,属于稀土萃取分离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1)将SmEuGd溶液分离得到Sm溶液和Gd有机溶液以及Eu配分含量45%~65%的富Eu溶液;(2)用洗反酸反萃Gd有机溶液得Gd溶液;(3)富Eu溶液分离为SmEu溶液和EuGd有机溶液;(4)SmEu溶液分离出富Sm溶液和Eu溶液,富Sm溶液流入Sm/Eu/Gd分离槽萃取段的n1级;(5)EuGd有机溶液分离出Eu溶液、富Gd有机溶液,富Gd有机溶液流入Sm/Eu/Gd分离槽洗涤段的n2级。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充槽物料更省、生产成本更低、清洁环保的萃取分离铕的方法;本发明用于高纯铕的萃取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元素的分离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铕萃取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铕是空间技术和荧光材料的主要原料,稀土发光材料则是铕最具魅力的应用舞台,包括用于制造有色镜片和光学滤光片,其荧光特性还被应用于农业、医疗和生物研究等方面,如使用含铕荧光粉制造的光转换农用塑料薄膜、医用X射线增感屏等;还可用于磁泡贮存器件,以及应用于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材料、屏敝材料和结构材料,如用作快中子增强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等。
铕在稀土矿物中含量甚微,在四川氟碳铈精矿中Eu2O3/TREO仅有0.1%,在北方混合稀土精矿中Eu2O3/TREO约为0.2%,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中Eu2O3/TREO也只有0.5%~0.8%左右。由于氧化铕含量很低,其生产工艺相对较复杂,流程较长,一般从稀土矿原料分离提纯得到高纯氧化铕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离提纯得到Eu2O3/TREO约5%~8%的钐铕钆富集物;第二阶段分离提纯得到Eu2O3/TREO约50%~90%的铕富集物;第三阶段分离提纯得到Eu2O3/TREO >99.99%以上的氧化铕。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多采用沉淀法富集氧化铕,到50年代则用离子交换法富集,60年代以来随着氧化铕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发展了化学碱度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提纯高纯氧化铕。铕是变价稀土,其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只有0.35V,很容易被锌粉或锌粒等还原而呈正二价状态,在P507萃取体系中,二价铕离子Eu2+与三价稀土离子的分离系数很大,在pH=1.0~2.6时,可达到103~105数量级,因此,可以用很少的分离级数得到高纯铕,但该方法消耗大量锌粉,并会排出大量的含Zn2+废液和属于危险废物的锌粉渣,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整个生产过程应采取防氧化保护措施,防止Eu2+溶液接触空气,否则Eu2+会被氧化回Eu3+导致锌粉还原前功尽弃。若采用传统的萃取分离方法分离得到Eu2O3/TREO>99.999%(Sm2O3<2ppm,Gd2O3<2ppm)的氧化铕,由于Eu3+/Sm3+的分离系数为 2.0,Gd3+/Eu3+的分离系数仅为1.5,Eu/Sm萃取分离槽级数需达到150多级,Gd/Eu萃取分离槽级数需达到250多级,两套萃取分离槽混合室体积也需较大,造成铕的存槽量很大,经测算,年产6吨氧化铕的生产线需存槽氧化铕数量约4吨,会增加大量投资及延长生产周期,这对于在稀土矿物中含量甚微的元素分离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充槽物料更省、生产成本更低、清洁环保的铕萃取分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目前铕萃取分离充槽物料和环境污染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铕萃取分离时充槽物料更省,清洁环保的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使生产线达到连续、稳定、低耗的流水线作业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远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