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彩色三维打印的屏幕软打样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1094.8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易尧华;王笑;刘磊;梁正宇;何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5/08;G06T15/50;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样 算法 屏幕 三维打印 二值化 三维彩色打印 误差扩散算法 三维打印机 体绘制算法 通道过滤器 不透明度 打印预览 光线路线 光线投射 检查数据 空间信息 屏幕平面 数据检查 投射光线 颜色效果 依次显示 原点 全彩色 体数据 显著性 像素 显示器 打印 三维 绘制 穿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彩色三维打印的屏幕软打样算法,以做到实现对三维彩色打印的打印预览效果。首先对输入三维打印机的数据进行数据检查,依次检查数据是否包含空间信息、颜色值、不透明度;其次使用提出的三维误差扩散算法对输入的体数据进行二值化;使用通道过滤器确保每个体素点只有一个颜色;最后利用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以屏幕平面上的每个像素为原点投射光线穿过二值化后的数据,并在光线路线上进行体绘制积分,将积分后的值依次显示在屏幕上。该屏幕软打样算法能够快速的在显示器中模拟实际打印的颜色效果,显著性的提高打样的效率和减少打样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幕软打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来进行全彩色三维打印的屏幕软打样算法。
背景技术
三维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的一个分支,最早由曼彻斯特科学院提出,三维打印基于终端电脑生成的CAD模型。三维打印采用的是增材制造工艺,通过一系列模型的截面切面使产品一层层的建立起来。虽然三维打印机工作方式类似于传统的激光或者喷墨打印机,但是相比使用多色油墨,三维打印机使用的更多是粉末用以一层层建立模型。彩色三维打印属于三维打印的一个分支,因为解决了经典三维打印仅不能连续调彩色打印的问题,在近两年兴起并蓬勃发生。彩色三维打印通常被应用在制作设计模型和人像复制上,并且因为打印材料和人体组织相似的透明性,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尤其具有前景。
因为彩色三维打印和传统二维印刷原理上的共同性,二维印刷中的许多技术对彩色三维打印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其中一点就是屏幕软打样。在印刷领域中,屏幕软打样是指在显示器上仿真显示实际印刷的输出效果。这种技术通过色彩管理和校正建立起源数据到目标输出色空间、目标输出色空间到显示器色空间的转换,使原稿在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效果与实际印刷的效果一致,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众所周知,因为原材料的昂贵和打印方式的限制,三维打印的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是相当高的。同时因为材料的颜色性能的影响,数字显示中的原稿和打印出来的产品颜色上的差异会相当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打印预览方式,生产人员必须将原稿实际打印出来才能看到最终的效果,一旦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消耗的材料和时间都相当于浪费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彩色三维打印的屏幕软打样算法,以做到实现对三维彩色打印的打印预览效果。该屏幕软打样算法能够快速的在显示器中模拟实际打印的颜色效果,显著性的提高打样的效率和减少打样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彩色三维打印的屏幕软打样算法,通过一种全新的三维误差扩散算法对输入3D模型体数据进行二值化,并采用本发明提出的通道滤波器进行过滤,再由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计算二值化后的3D模型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输入三维打印机的体数据进行数据检查,依次检查体数据的空间信息、颜色值和不透明度,如果不包含以上任何一条信息则报错;
步骤2,利用提出的三维误差扩散算法对体数据进行二值化;
步骤3,使用通道过滤器对二值化的体数据进行过滤,以确保体数据中的每个体素点只有一个颜色;
步骤4,利用光线投射体绘制算法,以屏幕平面上的每个像素为原点投射光线穿过步骤3所得的二值化数据,并在光线路线上进行体绘制积分,将积分后的值依次显示在屏幕上。
进一步的,步骤1中对输入三维打印机的体数据进行数据检查的具体步骤为,
a.提取输入数据的坐标系信息,检查是否为笛卡尔坐标系,如果不是则确认获取的坐标系信息是否包含在可转换的坐标系库中,如果是则转换当前坐标系为笛卡尔坐标系;
b.进行转换后检查当前数据是否有小数值,如果有则取整;
c.检查当前空间信息的起点是否为(0,0,0),如果不是则利用投射变换将数据投射到以(0,0,0)位原点的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0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