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6312.9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玛(珠海)焊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3K37/04;B23K10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伸缩架 焊枪 支撑架 送料机构 卡槽 支承 自动装配焊接 中心轴转动 向前移动 筒体 种筒 工作站 转动 焊枪安装 自动装配 操作机 工作台 筒体卡 点焊 紧筒 满焊 外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包括工作台、焊枪和操作机,筒体卡紧放置在工作台上,操作机上设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前端设有用于支承多个加强筋的支撑架,焊枪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在焊枪外侧设有伸缩架,伸缩架外周设有若干卡槽,卡槽可向伸缩架的外侧转动以支承单个加强筋的内侧,并可输送加强筋至筒体待焊位置,伸缩架和焊枪可绕加强筋中心轴转动。工作台卡紧筒体后,送料机构向前移动至待焊位置,卡槽向外侧转动,支承住支撑架上最前端的加强筋内侧,伸缩架向前移动并输送加强筋至待焊位置,伸缩架和焊枪绕中心轴转动,焊枪对加强筋与筒体之间的缝隙进行点焊之后再满焊,实现加强筋的自动装配和环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
背景技术
罐体包括筒体、封头和加强筋,加强筋连接在筒体的内壁。加强筋是防止罐体外压失稳的一种重要装置,能有效减小罐体钢板的厚度,明显减轻罐体的重量。当罐体进行抽真空等操作时,罐内的压力将小于外界大气压,如果罐体刚度不够,不足以抵抗这种负压载荷,罐体将产生外压失稳变形。因此在需承受外压的罐体中,普遍通过设置加强筋的方式来增加罐体的刚度,保证罐体的抗压能力。筒体一般直径较大,长度较长,若采用人工焊接,操作困难,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焊接质量没法保证,焊接质量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其可自动装配加强筋,并进行焊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包括工作台、焊枪和操作机,所述筒体可卡紧地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操作机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前端设有用于支承多个待焊的加强筋的支撑架,所述焊枪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在焊枪外侧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外周上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可向伸缩架的外侧转动以支承单个加强筋的内侧,并可输送加强筋至筒体内的待焊位置,所述伸缩架和焊枪可绕加强筋的中心轴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接触并支承加强筋,所述轴承与加强筋的中轴线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架沿周向设有多个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伸缩杆以及连接在伸缩杆前端的推板,所述推板与多个待焊加强筋中的最末端加强筋抵接,所述推板在伸缩杆的作动下推动多个待焊加强筋前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分料机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液压缸及安装在液压缸一端的拨杆,所述拨杆在液压缸的作动下可拨开相邻两个待焊的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操作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横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可在基座上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送料机构可在滑槽内前后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筒体加强筋自动装配焊接工作站在工作台卡紧筒体后,操作机上的送料机构向前移动至筒体的后侧边缘,伸缩架上的卡槽向伸缩架的外侧转动顶住筒体内壁并引导支撑架带着多个待焊的加强筋进入筒体内部,卡槽向内侧转动,离开筒体内壁,送料机构继续向前移动至第一个待焊位置后侧时,卡槽向外侧转动,支承住支撑架上最前端的一个加强筋的内侧,伸缩架向前移动并输送加强筋至待焊位置,焊枪开始点焊加强筋与筒体之间的缝隙,焊接时,伸缩架和焊枪绕着加强筋的中心轴转动,点焊完毕后,焊枪继续对缝隙进行满焊,第一个加强筋焊接好后,卡槽向内侧转动,离开已焊好的加强筋,送料机构向后移动,到达第二个待焊位置后侧,后续过程与前面相同,就这样焊接完所有加强筋,实现加强筋的自动装配和360度焊接,工作台卡紧筒体,减小焊接热产生的形变,焊接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玛(珠海)焊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玛(珠海)焊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6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