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菇短棒直立式筐式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3472.8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康;赵海康;贺国强;胡晓艳;邓德江;吴尚军;栗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棒 香菇 栽培 食用菌栽培 出菇管理 栽培季节 培养料 直立式 灭菌 直立 催蕾 发菌 菌菇 脱袋 转色 装袋 接种 注水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菇短棒直立筐式栽培方法,其可以免注水、提高菌菇的商品性;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栽培季节;(2)制作培养料;(3)装袋;(4)灭菌;(5)接种;(6)发菌;(7)转色;(8)脱袋催蕾;(9)出菇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菇短棒直立筐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使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并且其药用价值也在不断被发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近几年我国的香菇出口贸易量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也居世界之首;传统的香菇栽培方法为段木栽培,对段木进行打孔并将菌种接种于孔穴中,其需要定期注水以保持菌菇生长所需要的湿度,并且其栽培出的菌菇商品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方法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免注水、提高菌菇的商品性的香菇短棒直立筐式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香菇短棒直立筐式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栽培季节
2-4月份制棒,6-10月份出菇;
8-9月份制棒,12月份到翌年5月份出菇;
(2)制作培养料
配料: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
首先将木屑、麦麸和石膏搅拌均匀,再用糖水拌料;
充分搅拌,使水分充分吸收,并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
(3)装袋
培养料配好后,立即进行装袋,装袋时培养料上下松紧一致;
(4)灭菌
采用常压蒸气灭菌,灭菌时在短时间内升温至100℃后维持8-10小时;
(5)接菌
接菌时间选在晚间或清晨,接菌时培养料温度小于28℃,并且接菌时动作要快和准确;
(6)发菌
在发菌室使用前对发菌室进行消毒;
对发菌温度进行控制:菌袋进入发菌室后,保持室内温度为25-26℃;待菌丝完全发满后,适当降低室温至20℃左右;
对发菌湿度进行控制:发菌期间将发菌室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
对发菌室内光线进行控制:菌丝生长期间,保持发菌室内黑暗,可有微弱的散射光照;
通风换气管理: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菌袋封住接种口后可对菌袋刺孔;
菌棒养菌期间对菌棒进行倒堆;
(7)转色
转色温度为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增加光照,加强通风,同时加大昼夜温差;
(8)脱袋催蕾
转色后首先对菌棒进行脱袋处理,再用两个框上下覆盖菌棒,进行倒头震荡;
(9)出菇管理
a、拉大昼夜温差;
b、控制菇场湿度在85%-95%左右;
c、创造适宜的干湿差;
d、保证通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3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