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0300.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文;任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40;G08G1/01;G08G1/017;G08G1/054;G08G1/065;G08G1/08;G08G1/08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0016***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控 自动驾驶 云平台 管网 北斗卫星 蜂窝通讯 共享数据 实时监控 危险预警 系统技术 远程控制 智慧城市 智能调度 智能交通 智能 盲区 预警 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本发明采用了新的北斗卫星定位差分技术,LTE‑V短程蜂窝通讯技术,V2X系统技术,实现了实时监控、危险预警、盲区预警、规避路堵、车辆诱速、自动跟驰、智能调度、远程控制等功能充实,满足了新需求;并以强大的平台云融合交管网、运管网,共享数据,实现管控,进而实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功能,完成对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管控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时期,自动驾驶与智能联网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传统燃油车辆以及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受到行业的大力推广,整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提升,相应的管控也要升级。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时代,对无人驾驶车辆的管理也上了新台阶。
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高科技公司均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测试与验证。但是,我国的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而针对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遇到一些突发紧急情况下,例如,在车辆无法识别路段限速信息的情况下常出事故,若设置车辆速度较快,则可能超速,影响车辆本身及附近车辆、行人的安全,若设置较小,则行车效率低;亦或者在车辆遭遇路堵、施工等危险状况下,若车辆无法接收到该危险状况,或者在接收到该危险状况下不做任何有效处理,势必将导致不可预知的事故发生;亦或者在车辆遭遇盲区路段时,也易出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驾驶车辆在无法识别限速信息的路段行驶时易出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该智能管控云平台在车辆无法识别路段的限速信息时,获取设定历史时间段内经过该路段车辆的车速信息,求取该路段行驶车辆车速的加权平均值,以该加权平均值作为该车辆的车速限值,并下发给车载终端以对该车辆的速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智能管控云平台,在车辆无法识别路段的限速信息时,能够根据该路段历史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来得到该路段的限值值,并下发给车载终端以对车辆进行科学管控,提高了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进而实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功能,完成对自动驾驶两客一危车辆的管控工作。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车辆行驶路段出现因遭遇突发事故而易出事故的问题出现,该智能管控云平台还用于在车辆无法识别路段的限速信息且路段遭遇突发事故时,获取行驶路段的路段信息,根据该路段信息对车速进行诱导,并将车速诱导指令信息下发给车载终端以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该智能管控云平台还用于在接收到车辆优先通过请求时,根据车辆计算的达到路口的时长,并根据该路口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路段通行的最少时长以及行人通过该路口的情况,判断该路口应红灯早变或者绿灯延长,并将该判断结果发送给交管网,以对该路口的红灯或者绿灯进行控制,实现车辆优先通过。
进一步的,为了使车辆在遭遇路况不佳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该智能管控云平台还用于依据交管网发布的包括路堵、施工、危险的路况信息,根据该路况信息对车辆的车速进行限制或者绕过预警路线,并将车速限制值指令信息或者行驶路段改变指令信息下发给车载终端以对车辆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为了分离客流量,该智能管控云平台还用于获取客流量信息,根据客流量信息对车辆在某区域、路段、车站进行编列、分离,满足不同方向、疏密不同的客流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0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终端及监控方法
- 下一篇:WHOIS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