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上下电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9418.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迟华;王友明;刘婕;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 端电压 整车 纯电动客车 预充接触器 动力电池 整车故障 接触器 上下电 正负极 主控箱 下电 延长使用寿命 接触器断开 系统初始化 整车控制器 正极接触器 高压冲击 使能信号 致命故障 电器件 平顺性 休眠 标定 断开 减小 上电 自检 调试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上下电策略,上电策略包括:Key On,各系统初始化、自检并报上故障,BMS、MCU、VCU、无一级(致命故障),主控箱高压负级接触器闭合,VUC输出DC/DC使能信号,Key Star,主控箱闭合预充接触器(工作5秒),MCU端电压、动力电池端电压均大于420且MCU端电压达到动力电池端96%及以上,闭合正极接触器。本发明,确保正确的闭合和断开正负极接触器的顺序,减小高压对整车电器件的高压冲击,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整车故障率,同时多次整车调试标定了合理的预充接触器闭合时间和下电断正负极接触器断开时间间隔及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时间,确保整车下电的平顺性和降低整车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上下电策略。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不断的加剧,我国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急需得到控制和解决,在这大气污染源里重卡尾气排放占据着较大的份额,随之而来的就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纯电动重卡是新能源汽车里重要的一员,纯电动重卡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高压电池,合理化、高效化和安全性的使用高压电池需要我们整车厂做出更加优越的电控策略,其中高压上下电策略决定着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有的技术中:一、高压上电策略:1、Key ON档。2、主控箱的正极接触器闭合。3、各系统检测无一级重大故障,自动进入Key Start。4、主控箱的预充接触器闭合。5、主控箱负极极接触器闭合,预充接触器工作15秒断开。6、主控箱向四合一控制器输出高压电源,四合一控制器再给助力转向泵、打气泵、DC/DC、空调和除霜等高压器件输出高压。二、高压下电策略:1、Key Off档2、关闭所有高压器件的高压电源3、Key Off时间大于2秒断开主控箱高压负极接触器4、Key Off时间大于5秒断开主控箱高正负极接触器5、Key Off 时间大于10秒整车控制器进入休眠状态。
现有的技术存在缺点:
1、整车高压上电需要人工给KEY START起动信号,操作者有时候会忘记这一步导致高压上电不能进行,增加了一处故障点。
2、高压主控箱先闭合正极继电器会对主控箱造成一定的冲击,减短电器元件的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3、仪表只显示故障不区分故障的等级不便于驾驶者操作故障车辆。
4、电机控制器端的母线会检测电压值的大小包括动力电池电压的大小必须要大于420V,检测电压值偏小,对车辆驱动电机后期使用寿命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上下电策略存在以下缺点:1、整车高压上电需要人工给KEY START起动信号,操作者有时候会忘记这一步导致高压上电不能进行,增加了一处故障点,2、高压主控箱先闭合正极继电器会对主控箱造成一定的冲击,减短电器元件的寿命和安全可靠性,3、仪表只显示故障不区分故障的等级不便于驾驶者操作故障车辆,4、电机控制器端的母线会检测电压值的大小包括动力电池电压的大小必须要大于420V,检测电压值偏小,对车辆驱动电机后期使用寿命有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上下电策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上下电策略,上电策略包括:Key On,各系统初始化、自检并报上故障,BMS、MCU、VCU、无一级(致命故障),主控箱高压负级接触器闭合,VUC输出DC/DC使能信号,Key Star,主控箱闭合预充接触器(工作5秒),MCU端电压、动力电池端电压均大于420且MCU端电压达到动力电池端96%及以上,闭合正极接触器,VCU输出助力转向泵、DC/DC、打气泵、空调、初霜器等高压电源,并断开预充接触器,VCU报预充故障,禁止接通整车高压电源固故障显示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9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绳式防尘仪表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