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986.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27D1/08;B27J1/00;B32B9/0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竹 复合板 中段 竹条 底板 中芯板 竹根 竹青 竹梢 竹丝 拼接 平行 制作 复合板加工 竹材利用率 平行布置 原料成本 中间层 竹青层 竹梢部 加工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包括面板、中芯板、底板,面板包括平行布置的竹丝,底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二竹条,中芯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一竹条;竹丝由竹中段的材料制作,第二竹条由竹中段的竹青部分制作;第一竹条包括由竹梢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梢条和由竹根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根条;还公开了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将竹中段的中间层与竹青层分别制作成面板和底板,将竹梢段或者竹根段制作成中芯板,再复合成完整的复合板。本发明将弃用的竹根部与竹梢部,以及竹中段的竹青运用在重组竹复合板中,充分提高竹材利用率,节省原料成本,并且合理、巧妙地布局与加工,提高重组竹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质的家装用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竹又称重竹,是一种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也就是将竹材加工成长条状竹篾、竹丝或碾碎成竹丝束,经干燥后浸胶,再干燥到要求含水率,然后铺放在模具中,经高温高压热固化而成的型材。重组竹是重组材料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优质板材的供应量,有效缓解人们对优质木材,特别是硬木的需求。
一根完整的竹子往往可以分为竹根段,竹中段,竹梢段三部分,现有的重组竹通常仅仅截取竹中段作为其原料,原因在于:大多竹子的竹根段会发生变质,会有虫蛀斑、发黑等缺点,且竹根段的竹节密度大,若用在重组竹中会使表面看到密密麻麻的竹节斑;而在竹梢段,每连续的三节中有一节就有水路条(覆盖该节竹子的凹陷部分,且有两条),用在重组竹中会导致剖切表面有污点,而去除水路条部分会导致竹梢段可利用长度偏短,处理麻烦,效率低,也不适合用在重组材中。
被弃用的竹根段和竹梢段通常只会成为废料,作为燃料简单处理掉,甚是浪费和可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及加工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将弃用的竹根部与竹梢部,以及竹中段的竹青运用在重组竹复合板中,充分提高竹材利用率,节省原料成本,并且合理、巧妙地布局与加工,提高重组竹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包括面板、中芯板、底板,所述面板包括平行布置的竹丝,所述底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二竹条,所述中芯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一竹条;所述竹丝由竹中段的材料制作,所述第二竹条由竹中段的竹青部分制作;所述第一竹条包括由竹梢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梢条。
竹梢段材料尺寸小,壁薄,且含有大量水路条,处理繁琐,强度低,不适合作为重组竹制作的原料,在这里,我们将水路条打平,将竹梢段的材料以侧压方式热压,作为复合板的中芯板,竹梢段材料本身的缺陷被隐藏在复合板内部,不影响产品外观,既利用了废料,减少了成本,并且侧压形成的中芯板刚度有保障,弥补竹梢段材料本身刚度小,支撑性差的弱点,大幅增加了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侧向强度。
竹青部位的材料,纤维密度最高,疏水性好,将其作为复合板的底板,使得产品防水性好,作为面板和中芯板的基底强度大,并大幅增加产品的纵向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竹条包括由竹根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根条。
竹根部材料质地不稳定,会有虫蛀斑、发黑等缺点,且竹根段的竹节密度大,若用在重组竹中会使表面看到密密麻麻的竹节斑,在这里,我们将竹根部的材料以水平拼压方式热压,作为复合板的中芯板,竹根段材料本身的缺陷被隐藏在复合板内部,不影响产品外观,竹根部本身结构细密,强度有保障,再经过水平拼压,大幅增加了产品的支撑力和纵向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竹丝的布置纹路与所述第一竹条的拼接纹路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竹条的拼接纹路与所述第二竹条的拼接纹路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未经李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