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986.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D1/06;B27D1/08;B27J1/00;B32B9/0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竹 复合板 中段 竹条 底板 中芯板 竹根 竹青 竹梢 竹丝 拼接 平行 制作 复合板加工 竹材利用率 平行布置 原料成本 中间层 竹青层 竹梢部 加工 复合 | ||
1.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包括面板(10)、中芯板(20)、底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平行布置的竹丝(1),所述底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二竹条(3),所述中芯板包括平行拼接的第一竹条;所述竹丝由竹中段的材料制作,所述第二竹条由竹中段的竹青部分制作;所述第一竹条包括由竹梢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梢条(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竹条包括由竹根段的材料制作的竹根条(2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丝的布置纹路与所述第一竹条的拼接纹路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竹条的拼接纹路与所述第二竹条的拼接纹路相互垂直。
4.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竹材的竹中段,洗净、干燥,去内表面的苦黄,将剩余的材料剖切分层,得到外侧的竹青层和内侧的中间层;将中间层破成竹丝,进行蒸煮、烘干、浸胶、模压而成方料,经固化脱模后,将方料剖切成薄板,用作面板;
第二步、取竹材的竹梢段,洗净、干燥,用破竹机将其切分成大小均匀、长度一致的竹梢条,经蒸煮或碳化,干燥后表面涂胶,热压拼接成宽板,用作中芯板;
第三步、将第一步处理中获得的竹青层,沿厚度方向切分,得到每条都具有竹青表面的竹青条,经蒸煮,烘干,热压拼接成宽板,用作底板;
第四步、将上述步骤中获得的面板、中芯板、底板经平衡窑内去水平衡后,用压机复压成一体,得到重组竹复合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换用竹材的竹根段,洗净、干燥,用破竹机将其切分成大小均匀、长度一致的竹根条,经蒸煮或碳化,干燥后表面涂胶,热压拼接成宽板,用作中芯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竹青层厚度在2.5~3.5mm之间,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在3~6mm之间;所述方料的宽度在300mm以内,长度在1m~3m之间,厚度在50mm~150mm之间;所述薄板的厚度在2mm~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竹梢条的长度在800mm~1200mm之间,宽度在9mm~11mm之间,厚度在2mm~5mm之间;所述竹根条的长度在800mm~1200mm之间,厚度在6mm~8mm之间,宽度在10mm~1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竹青条的宽度在7mm~20mm之间,厚度在1.5mm~3mm之间,长度与所述薄板的长度一致;所述底板上的各所述竹青条的竹青表面在同一面上,竹青表面所在面形成所述重组竹复合板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梢条采用侧压方式拼接;一竹梢条的外表面与相邻竹梢条的内表面相向抵接,相邻所述竹梢条的生长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复合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根条采用水平拼压方式拼接;一竹根条的外表面与相邻竹根条的内表面横向同侧抵接,相邻所述竹根条的生长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未经李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9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