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055.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林;王保平;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3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莫英妍;夏平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上模座 整形镶块 中部空腔 模压料 模座 下模 镶块 新能源汽车 冲压 铝合金 整形 上模 双腔 产品合格率 加工稳定性 一次性完成 设备占用 整形工序 复合模 上下模 脱料芯 下模托 下模座 料芯 芯卡 能耗 复合 节约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压料芯、上模整形镶块、下模座、下模托料芯和下模拉伸镶块,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压料芯卡置在上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芯上中间部位;下模脱料芯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本发明通过上下模结合拉伸镶块、整形镶块,实现一次性完成拉伸、整形工序,既能保证相对位置和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加工稳定性,又能减少劳动力和设备占用率,降低了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加工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
背景技术
拉伸模通常指各种拉制金属的模具,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过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整形模是指使毛坯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的边缘沿一定曲线翻起竖立直边的成形模。在现有的模具中,通常是拉伸加工和整形加工分别先后进行,这样就需要多次移动、对准、固定,造成相对位置偏差较大,产品加工精度因此降低,导致产品合格率低,加工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通过上下模结合拉伸镶块、整形镶块,实现一次性完成拉伸、整形工序,既能保证相对位置和拉伸、整形效果,又能减少劳动力和设备占用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压料芯、上模整形镶块、下模座、下模托料芯和下模拉伸镶块,上模座设置在下模座的上方,上模压料芯卡置在上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上模整形镶块设置在上模座和上模压料芯上中间部位;下模脱料芯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内,下模拉伸镶块设置在下模座的中部空腔两侧边上表面。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上模座还设置有第二侧销、氮气弹簧、第二墩死块、外导板、第一内导板、第二内导板和铸入式螺纹套,其中,第二侧销分别贯穿上模座的前、后侧面并用于固定上模座和上模压料芯,氮气弹簧和第二墩死块均安装在上模座前、后外侧面底部,第一内导板安装在上模座左、右侧面内表面,第二内导板安装在上模座前、后侧面内表面的左、右两端,外导板安装在上模座前、后侧面外表面的左、右两端,铸入式螺纹套分别贯穿安装在上模座前、后侧面中部。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氮气弹簧顶部设有氮气弹簧顶板,底部设有氮气弹簧固定板。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上模整形镶块与上模座之间还设置有若干镶块暗键。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上模整形镶块的数量为4个,从左至右依次排列。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下模座还设置有缓冲器、第一墩死块、内导柱和第一侧销,其中,缓冲器安装在下模座下端的四角,第一墩死块安装在下模座前、后内侧面底部,内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与下模托料芯之间并由螺钉固定,第一侧销分别贯穿下模座的前后侧面并用于固定下模座和下模托料芯,下模氮气弹簧安装在下模座中部空腔底部并用于支撑下模托料芯。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下模拉伸镶块与下模座之间还设置有若干镶块挡键。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下模氮气弹簧顶部设有氮气弹簧顶块,底部设有氮气弹簧固定块。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下模拉伸镶块的数量共10个,分别在下模座中部空腔两侧各5个。
进一步,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冲压双腔拉伸整形复合模,整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冲压模具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船型板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