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侧向煤层内动载应力强度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0498.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神文龙;王襄禹;陈淼;王春;肖同强;王猛;许磊;柏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3 | 分类号: | G06F17/13;G06F17/15;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侧向 煤层 内动载 应力 强度 预测 方法 | ||
1.一种采空区侧向煤层内动载应力强度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基于应力波在层状岩层中的传递理论,建立动载应力在层间结构面内传播衰减的力学模型,解析获得其穿越层间结构面时的强度衰减规律和波动方向变化规律;
第二步:基于应力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的吸收理论,建立动载应力在岩层内传播衰减的平衡微分方程,求解该平衡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获得动载应力随传播距离增加的强度衰减规律;
第三步:基于上方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建立采动影响区顶板承载传力解析分析模型,揭示动载穿越多层层状顶板时的传递衰减规律;
第四步:将已知的模型参数带入到该传递衰减规律内,计算采空区一侧煤层内的动载应力强度分布规律;
第一步中,动载应力穿越层间结构面时的强度衰减规律Ti为:
式中:
T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的衰减系数,单位:1;
i、第i层层间结构面和岩层,单位:层;
vTP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透射纵波的振动速度大小,单位:m/s;
vIP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入射纵波的振动速度大小,单位:m/s;
求解vTPi和vIPi的迭代公式为:
式中:
vRP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反射纵波的振动速度大小,单位:m/s;
vRS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反射横波的振动速度大小,单位:m/s;
vTS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透射横波的振动速度大小,单位:m/s;
j、迭代步数,单位:1;
gi1、gi2、gi3、gi4、gi5、gi6、fi1、fi2、fi3、fi4、fi5、fi6、fi7、fi8、fi9、fi10为迭代方程的系数,与结构面两侧岩层物理力学参数有关,具体运算函数为:
式中:
ρi、第i层岩层的密度,单位:kg/m3;
μi、第i层岩层的泊松比,单位:1;
kni、第i层层间结构面的法向刚度,单位:MPa;
ksi、第i层层间结构面的切向刚度,单位:MPa;
Δt、迭代时间步,单位:s;
βP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纵波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单位:°;
βSi、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横波的反射角,单位:°;
βPi+1、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纵波的透射角,单位:°;
βSi+1、动载应力穿越第i层层间结构面时横波的透射角,单位:°;
CPi和CSi分别为第i层岩层内纵波的传播速度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单位:m/s,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Ei、第i层岩层的弹性模量,单位:MPa;
k、应力集中系数,单位:1;
γ、岩层的平均容重,单位:N/m3;
H、地层平均埋深,单位: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4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