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025.7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杨;史修宇;徐辉;陈小毅;郭彦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睿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0 | 分类号: | 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摩托车 转向 轮毂 系统 | ||
1.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上向下设置在车身(100)上的车把轴机构(1)、多连杆转向机构(2)和稳定机构(3),其中:
所述车把轴机构(1)与车把架(200)传动连接;
所述多连杆转向机构(2)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把轴机构(1)和轮毂组件(4)传动连接;
所述稳定机构(3)与所述轮毂组件(4)连接;
所述轮毂组件(4)包括前轮轴(41)、立轴(42)、转向臂(43)、前轴端板(44)和转向轮盘(45),所述立轴(42)垂直安装在所述前轮轴(41)中部;所述转向轮盘(45)上开设有大于所述前轮轴(41)直径的开口(451),所述转向轮盘(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轮盘(45)分别设置在所述立轴(42)两侧,且均与所述立轴(42)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轮盘(45)能相对于所述立轴(42)圆周方向旋转;所述转向臂(43)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向轮盘(45)上,所述转向臂(43)末端与所述多连杆转向机构(2)连接;所述前轴端板(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轴端板(44)分别设置在所述前轮轴(41)两端,且所述前轴端板(44)通过所述稳定机构(3)与车身(100)连接,所述立轴(42)与前车轮轮毂(30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43)为二级台阶形结构,包括第一折弯台(431)和第二折弯台(432),所述第一折弯台(431)与所述转向轮盘(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弯台(432)与所述多连杆转向机构(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转向机构(2)包括自上向下依次与车身(100)铰接的L型板(21)和U型板(23),还包括花生板(22)、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4)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把轴机构(1)和所述L型板(21)的长边末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板(23)一自由端和所述转向臂(43)铰接,所述花生板(22)两端分别与所述L型板(21)短边和所述U型板(23)另一自由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21)与车身(100)铰接点位于所述L型板(21)直角拐弯处,所述U型板(23)与车身(100)铰接点位于其与所述花生板(22)铰接自由端上,所述花生板(22)与所述L型板(21)短边和所述U型板(23)铰接自由端之间夹角均为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21)、所述花生板(22)和所述U型板(23)上共设有六个铰接点,六个所述铰接点在水平面投影位置依次从左向右分别为所述L型板(21)与车身(100)铰接点、所述花生板(22)与所述U型板(23)铰接点、所述L型板(21)与所述第一连杆(24)铰接点、所述花生板(22)与所述L型板(21)铰接点、所述U型板(23)与车身(100)铰接点和所述U型板(23)与所述第二连杆(25)铰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轴机构(1)包括内轴(11)、外筒(12)和下连接板(13),所述外筒(12)与车身(100)固定连接,所述内轴(11)穿设在所述外筒(12)内,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内轴(11)顶部与车把架(200)固定连接,所述内轴(11)底部通过所述下连接板(13)与所述第一连杆(24)末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摩托车转向轮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3)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轴端板(44)和车身(100)铰接,所述前轴端板(44)长度大于所述转向臂(43)长度,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转向臂(43)之间夹角大于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睿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睿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0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骑行功能的婴儿推车
- 下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