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及SiC晶须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0547.2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赵彪;樊磊;张瑜萍;范冰冰;高前程;白中义;陈雷明;李春光;郭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30B29/62 | 分类号: | C30B29/62;C30B29/36;C30B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张兵兵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须 硼酸 制备 二氧化硅 界面反应 前驱体 活性炭 微波烧结 石英砂 硅源 热效应 高性能陶瓷材料 制备技术领域 氢氟酸清洗 表面包裹 核壳结构 快速合成 微波作用 吸附性能 压制成片 耦合 硅酸酯 摩尔比 埋入 煤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及SiC晶须,属于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碳与硅的摩尔比为1.5~3:1取硅源、碳源与硼酸混合制备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所述硅源为硅酸酯或二氧化硅,所述碳源为活性炭或煤炭;2)将所得的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压制成片后埋入石英砂中进行微波烧结,然后除去表面包裹的石英砂,之后采用氢氟酸清洗,即得。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形成良好的核壳结构,采用硼酸调节前驱体pH及B2O3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微波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微波烧结的耦合热效应实现SiC晶须的快速合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及SiC晶须,属于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iC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的导电性能和吸波性能,且其化学性能稳定,导热性能高,耐磨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领域等。由高纯度碳化硅单晶生长而成的短纤维碳化硅晶须,其机械强度等于邻接原子间力,其抗高温性能、强度高,是目前已经合成出的晶须中硬度最高,模量最大,抗拉伸强度最大,耐热温度最高的晶须产品,主要用于需要高温高强材质的增韧场合。目前碳化硅晶须已在陶瓷刀具、航天飞机、化工及能源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
传统生产SiC晶须材料的方法制备工艺复杂,操作时间长,耗能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大,而且生成的晶须量少。
申请公布号为CN 10432847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SiC晶须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公开的制备方法所得SiC晶须为空间生长模式,生长所得SiC晶须量较少,并且生长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方法所得SiC晶须量较少且制备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得的SiC晶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碳与硅的摩尔比为1.5~3:1取硅源、碳源与硼酸混合制备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所述硅源为硅酸酯或二氧化硅,所述碳源为活性炭或煤炭;
2)将步骤1)所得的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压制成片后埋入石英砂中进行微波烧结,然后除去表面包裹的石英砂,之后采用氢氟酸清洗,即得SiC晶须。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充分地利用了微波耦合热效应,加之对炭源优良吸波性能和吸附性能的高效利用,才能够实现界面反应生成SiC晶须材料的快速合成,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SiC晶须材料。
所述采用氢氟酸清洗是用氢氟酸溶液浸泡洗涤。室温操作。氢氟酸溶液是由无水氢氟酸与水按体积比为1:1混合得到。水为蒸馏水。浸泡洗涤30min,不会反应掉SiC。
步骤1)中的硅酸酯为正硅酸乙酯。
所述碳源为颗粒状,尺寸小于50μm。
所述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具有二氧化硅包裹碳源、硼化合物的结构。硼化合物为硼酸或者B2O3。硼酸在经过恒温水浴和干燥后变成B2O3。
所述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硅与碳源、硼酸混合即得。所述碳与硼酸的摩尔比为2~2.6:1。
所述二氧化硅为无定型二氧化硅。所述无定型二氧化硅为颗粒状。所述无定型二氧化硅的颗粒尺寸为385~900um。
所述二氧化硅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无定型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0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