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49367.2 | 申请日: | 201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日报印刷厂 |
| 主分类号: | B41F5/02 | 分类号: | B41F5/02;B41F23/04;B41F19/00;B65H5/00;B65H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 地址: | 618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纸箱 热风发生器 风干装置 收纸机构 双面印刷 输纸机构 扁平孔 辊轮 底板 凸版印刷机 内部设置 平行设置 热风处理 印刷单元 纸张保持 轴向平行 连接板 吸收垫 印刷机 热风 出风 收纸 输纸 印刷 传递 节约 | ||
1.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包括双面凸版印刷机(1)及其内部设置的印刷单元(2),还包括输纸机构(3),所述输纸机构(3)用于传递纸张至双面凸版印刷机(1),印刷后的纸张在后续纸张推力作用下进入到收纸箱(3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纸机构(3)设置在双面凸版印刷机(1)内;所述输纸机构(3)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输纸箱(31),另一部分为收纸箱(32);所述输纸箱(31)放置待印纸张,待印纸张通过传递轨道(4)进入印刷单元(2);印刷后的纸张通过引导轨道(5)传递到收纸箱(32)中;还包括喷气风干装置(6),印刷后的纸张经过所述喷气风干装置(6)再传递到收纸箱(32);所述喷气风干装置(6)为C型结构,分为平行设置的顶板(61)、底板(62),以及与顶板(61)、底板(62)垂直的连接板(63),所述连接板(63)中部、与顶板(61)、底板(62)平行设置有扁平孔(64);纸张通过扁平孔(64)进入顶板(61)、底板(62)中间区域;喷气风干装置(6)还包括第一热风发生器(65)、第二热风发生器(66),所述第一热风发生器(65)、第二热风发生器(66)设置在顶板(61)与底板(62)之间,所述第一热风发生器(65)设置在顶板(61)下方,所述第二热风发生器(66)设置在底板(62)上方,且第一热风发生器(65)与第二热风发生器(66)之间的距离大于扁平孔(64)的高度,纸张进入喷气风干装置(6)后不会与第一热风发生器(65)和第二热风发生器(66)接触;所述第一热风发生器(65)、第二热风发生器(66)提供与扁平孔(64)轴向平行、出风速度相同的热风;所述顶板(61)下方、纸张出口处设置有吸收垫(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纸箱(31)中设置有补位装置(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装置(33)包括弹簧(331)、承纸板(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纸箱(32)中设置有散热底座(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轨道(4)包括中空板型通道(41)和输纸限位头(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5)包括限位板(51)和引导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发生器(65)、第二热风发生器(66)均设置有相同功率的电动鼓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2)上方、纸张出口处设置有亲水性强、易渗透材料的吸油垫(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2)上方、纸张出口处设置有盛墨器(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服收纸机构粘墨的双面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孔(64)内设置有亲水性强、易渗透材料的垫圈(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日报印刷厂,未经德阳日报印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3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低印刷湿重的制版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上水水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