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换流站的换流变与换流阀间双转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388.0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邢毅;王强;胡蓉;任冠雄;孙邦新;余波;许泳;吴怡敏;周德才;李龙才;冯千秀;胡晓;邹家勇;李良霄;骆玲;曾捷;樊艳;冯川;龚琳珺;朱忻悦;赵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H02B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关节 换流阀 金具 流变 悬吊绝缘子 转动结构 换流站 地震 导电连接 地震位移 电气设备 活动连接 抗震性能 转动动作 悬吊架 摆动 抵消 应用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应用于换流站的换流变与换流阀间双转动结构,包括换流变(1)和换流阀(12),每一相换流变(1)分别与独立的换流阀(12)形成导电连接,至少一相换流变(1)与对应的换流阀(12)之间设置转动关节金具(10)、第二悬吊绝缘子(15),转动关节金具(10)包括上转动关节金具(101)和下转动关节金具(102),上转动关节金具(101)通过第二悬吊绝缘子(15)与悬吊架(14)连接,上转动关节金具(101)与下转动关节金具(102)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因此,在地震工况下,换流阀塔在不同方向的地震摆动将转化为转动关节金具的转动动作,以减轻甚至抵消换流阀塔的地震位移,从而提高了换流阀等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流变与换流阀连接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换流站的换流变与换流阀间双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800kV特高压换流站中,通常采用两组十二脉动换流阀串联的接线方式,每组十二脉动阀组布置于一个阀厅。换流变压器(简称“换流变”,下同)的阀侧套管直接插入阀厅内部,在阀厅内部通过悬吊管母线或者6分裂软导线对换流变的阀侧套管间完成角形连接后,再通过悬吊绝缘子端部连接的管母线连接至对应换流阀塔的接线端子。对于常规低地震烈度地区的特高压换流站,由于地震的水平加速度小,换流阀塔在地震工况下对应的摆动范围较小,悬吊绝缘子的连接软导线的接线弧度可以抵消换流阀塔的接线端子和换流变的阀侧套管之间的地震位移。
但是,对于处在高地震烈度,如地震烈度不低于8度地区,的特高压换流站,由于站址地震烈度高,换流阀在地震工况下的位移较大。例如,经过实际仿真分析计算,对于高地震烈度地区800kV特高压换流站,其高端800kV换流阀的接线端子处的地震摆动幅度可能达到1.5m。显然,常规的悬吊绝缘子连接的软导线的接线弧度不能满足高地震烈度地区的换流阀的抗震需要。另外,由于800kV换流阀塔的本体重量为4-5t,如果采用常规的悬吊绝缘子连接软导线的连接方式,由于与悬吊绝缘子连接的软导线裕度限制了换流阀塔的地震位移,因此,换流阀塔的地震应力会通过连接软导线直接拉拽换流变的阀侧套管,由此可能导致换流变的阀侧套管的接线端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换流站的换流变与换流阀间双转动结构,提高换流阀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应用于换流站的换流变与换流阀间双转动结构,包括换流变和换流阀,每一相换流变分别与独立的换流阀之间形成导电连接,至少一相换流变与对应的换流阀之间设置转动关节金具、第二悬吊绝缘子,所述的转动关节金具包括上转动关节金具和下转动关节金具,所述的上转动关节金具通过第二悬吊绝缘子与悬吊架连接,所述的上转动关节金具与下转动关节金具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上转动关节金具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与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形成U形接头,所述的U形接头与第一连接杆之间通过销轴形成相对转动的铰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与球头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形成转动球头,所述的转动球头与球头安装座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球铰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球头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形成转动球头,所述的球头安装座与第三连接杆上的转动球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球铰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连接挂耳连接,所述的连接挂耳与第二悬吊绝缘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下转动关节金具包括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所述的第四连接杆与第五连接杆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所述的第五连接杆与第六连接杆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隧道的电缆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缆分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