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645.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武俊瑞;王一然;岳喜庆;张群峰;乌日娜;刘美雅;李墨翰;洛雪;杨梅;史海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低聚糖 发酵茶饮料 运动型 果粉 饮料 混合发酵剂 运动型饮料 植物乳杆菌 保健功能 发酵效果 绿茶茶汤 营养生成 运动营养 载体制作 消暑 蛋白粉 发酵茶 抗疲劳 牛磺酸 烟酰胺 蔗糖 补充 凝胶 解渴 制备 替换 口味 疲劳 吸收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包括以下成分:大豆低聚糖、牛磺酸、珙桐果粉、VB12、烟酰胺、混合发酵剂和绿茶茶汤余量。本发明采用营养丰富、消暑解渴、缓减疲劳的植物乳杆菌发酵茶代替水作为载体制作运动型饮料,市面上还没有相关产品。发酵茶饮料较水更加有利于运动营养的全面补充;本发明从不同角度全面补充营养,进而开发出营养更为全面、功能更为突出的新型发酵茶饮料产品;本发明利用大豆低聚糖作为碳源替换饮料中的蔗糖,能量更低,口味更佳,发酵效果更好。与此同时,添加大豆低聚糖的发酵茶饮料更有促进营养生成和吸收的保健功能;加入珙桐果粉和超高凝胶度蛋白粉后,饮料的抗疲劳效果显著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运动是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常规的运动可以起到强健身体,防止疾病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缓解运动疲劳就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一切疲劳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能源物质过度的消耗、疲劳物质在体内堆积、内环境出现紊乱以及神经系统、酶、激素在运动时代谢调控失调等。所谓的抗疲劳可以通过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来达到延缓疲劳产生或加速疲劳消除的效果。
近年来,茶饮料作为饮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其不仅可以消暑、降火,还可以提神醒脑。此外,发酵茶饮料独特的风味更是广受人们喜爱。研究表明,发酵茶饮料中含有丰富的钙、磷、VA和VB2等营养成分。维生素作为人体代谢所必须的物质,也具有缓解疲劳的功效。发酵茶饮料中的乳酸菌也具有整肠的作用,蛋白质被部分水解产生活性肽类,提高了VB12和叶酸的含量,其中茶饮料酸可降低肠腔中pH值,有利于钙元素的吸收,与普通饮料相比营养价值更高。
作为饮料中的碳源添加大豆低聚糖,其甜味与蔗糖相近,但甜度仅为蔗糖的70%,能量也远远低于蔗糖,通常不会增加血糖血脂,被人体摄入后也不会引起肥胖。同时大豆低聚糖还具有促进乳酸菌发酵,促进营养生成和吸收的功能作用,因此,用大豆低聚糖替代茶饮料中常见的蔗糖,具有广阔的前景。
牛磺酸对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具有防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由于长时间运动产生的自由基对肌细胞的损伤,牛磺酸对运动机体的肝、骨骼线粒体的钙平衡也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对自由基的代谢增强具有阻抑作用,对于维持运动能力来说,体内的牛磺酸是必需的,另一方面,通过体外食用摄入牛磺酸更能增强运动能力,缓解疲劳。在市场中,牛磺酸已经普遍应用于饮料中,作为抗疲劳功能性饮料问世。同时实验证明,运动后补充VB12、烟酰胺等可以起到快速缓解疲劳的作用。一定比列混合添加牛磺酸、VB12、烟酰胺的发酵茶饮料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功效。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饮料具有更加全面的营养成分、更加显著的抗疲劳效果。集优良的风味与抗疲劳功能与一身,是运动休闲娱乐饮用的最佳选择。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
大豆低聚糖4%-8%
牛磺酸0.02%-0.08%
珙桐果粉6%-10%
VB12(0.06-0.12)*10-6%
烟酰胺0.001%-0.002%
混合发酵剂0.03%-0.05%
绿茶茶汤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晒青加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茶叶铁锅炒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