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45645.7 申请日: 2018-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8552350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武俊瑞;王一然;岳喜庆;张群峰;乌日娜;刘美雅;李墨翰;洛雪;杨梅;史海粟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08 分类号: A23F3/08;A23F3/14
代理公司: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代理人: 王程远
地址: 110000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发酵茶饮料 运动型 果粉 饮料 混合发酵剂 运动型饮料 植物乳杆菌 保健功能 发酵效果 绿茶茶汤 营养生成 运动营养 载体制作 消暑 蛋白粉 发酵茶 抗疲劳 牛磺酸 烟酰胺 蔗糖 补充 凝胶 解渴 制备 替换 口味 疲劳 吸收 开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

大豆低聚糖 4%-8%

牛磺酸 0.02%-0.08%

珙桐果粉 6%-10%

VB12 (0.06-0.12)*10-6%

烟酰胺 0.001%-0.002%

混合发酵剂 0.03%-0.05%

绿茶茶汤 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成分:

大豆低聚糖 6%

牛磺酸 0.05%

珙桐果粉 8%

VB12 0.08*10-6%

烟酰胺 0.0015%

混合发酵剂 0.04%

绿茶茶汤 余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为具有自主产权菌种,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8月29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2852。

5.一种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用新鲜、无虫蛀、虫斑、无霉烂变质的新鲜绿茶;

(2)绿茶茶汤的制备:绿茶茶汤制备工艺:绿茶—浸提—绿茶茶汤,其中绿茶的料液比为40-60g/L;浸提时间为15-45min;提取温度为80-100℃;

(3)营养补充剂的调配:添加牛磺酸、烟酰胺、珙桐果粉、大豆低聚糖和VB12;

(4)灭菌:将调配好的混合茶汁85-95℃杀菌3-7min;

(5)发酵:将温度迅速降到35-39℃,放入混合发酵剂,发酵5-7小时。

(6)过滤:将发酵后的茶饮料经300目过滤;

(7)罐装杀菌:灌装贴标签冷却到室温,得到成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营养补充剂的调配过程中,加入绿茶茶汤0.1-0.5%的超高凝胶度蛋白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型大豆低聚糖发酵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凝胶度蛋白粉的凝胶度为≥1500g*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6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