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混合碳十重芳烃中连续分离芳烃增塑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5010.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谈勇;谈俊;江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鹏辰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52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烃增塑剂 塔顶 重芳烃 减压蒸馏 冷凝捕集 连续分离 混合碳 冷凝器 精馏 导热油加热系统 闪蒸装置 真空系统 提取物 再沸器 提纯 闪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混合碳十重芳烃中连续分离芳烃增塑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C10重芳烃提取物置于真空度为‑0.09MPa的真空系统中,启动再沸器导热油加热系统,调节塔顶温度为159.5‑162.1℃,塔底温度为259.2‑260.3℃,进行减压蒸馏,将精馏过程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捕集后,回流,得到轻组分芳烃增塑剂;继续调节塔顶温度为165.5‑165.8℃,塔底温度为269.2‑270.4℃,进行减压蒸馏,将精馏过程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捕集后,回流,得到重组分芳烃增塑剂;将重组分芳烃增塑剂转移至闪蒸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调节塔顶温度为250℃,塔底温度为280℃,待塔顶物液滴滴下,闪蒸完毕,得到提纯的重组分芳烃增塑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芳烃增塑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混合碳十重芳烃中连续分离芳烃增塑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也称为软化剂或者橡胶油,是指在橡胶生产过程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的石油产品,能够显著改善橡胶的理化和加工性能。目前软化剂多来源与天然物质,重芳烃使乙烯配套芳烃装置生产的工业废油,其主要成分C10芳烃混合物,从C10芳烃混合中分离的芳香基油,价格低廉,使用效果好,使制备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等极性较强的胶种,且石油加工业的资源丰富,随着炼油工艺水平的提高,可生产出所需的各种性能的增塑剂,以满足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增塑剂的使用需求。但是,目前芳烃增塑剂多为芳烃含量较高的高芳烃油,含有的高含量的多环芳香烃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因此,随着对绿色生态问题的日益看中,芳烃增塑剂的分离制备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专利CN 1043153A公开的制备石油基增塑剂的方法和所制备的石油基增塑剂,对环烷基石油产品后的剩余物对原料加热并进行减压蒸馏,收集在10-80mm·Hg压力条件下,取250-400℃沸程范围的馏分,其中环状烃类占50-95wt%,其余为链烃和杂质,平均分子量为300-350,比重为0.85-1.1,闪点为150-210℃,该方法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分离提取操作,通过简单的减压蒸馏分离制备的石油基增塑剂主要用作聚卤乙烯,特别是作为聚氯乙烯增塑剂。中国专利CN 101092491B公开的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选择性溶剂纯化石油馏分和分离提取物作为原料,通过链烷-环烷以溶剂对原料进行预先稀释,然后再在30-120℃下,用二甲亚砜为提取物,纯化后的提余液中含有60-90wt%的芳烃、1.5-2.9wt%的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环的多环芳烃、链烷-环烷烃和树脂余量。该方法利用二甲亚砜可与没有长侧链的芳烃混合后,不能充分溶解链烷烃,因此对多环芳烃具有高选择性,使二甲亚砜与其他极性溶剂相比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低毒性,且不会与水形成恒沸混合物,简化了溶剂脱水工艺。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通过改变提取工艺和溶剂可提高提取物中芳烃增塑剂的质量,不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保证对橡胶的增强增塑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混合碳十重芳烃中连续分离芳烃增塑剂的方法,通过将二次减压蒸馏工艺与闪蒸工艺结合连续分离出轻组分芳烃增塑剂和重组分芳烃增塑剂,以满足多种橡胶材料对增塑剂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混合碳十重芳烃中连续分离芳烃增塑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合C10重芳烃提取物置于真空度为-0.09MPa的真空系统中,启动再沸器导热油加热系统,第一阶段,调节塔顶温度为159.5-162.1℃,塔底温度为259.2-260.3℃,进行减压蒸馏40-60min,第二阶段,调节塔顶温度为163.2-164.5℃,塔底温度为262.1-264.6℃,进行减压蒸馏20-30min,再将精馏过程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捕集后,回流,得到轻组分芳烃增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鹏辰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鹏辰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5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