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44005.4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强;汤敏;刘迪祥;崔礼春;韩永志;刘程;黄永生;杜长胜;孔凡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逄京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部件 伸缩杆 车架纵梁 自动进出料机构 推送部件 成型 生产效率 安装块 自动进出料 安全性能 平行连接 汽车纵梁 进出料 辊道 生产 | ||
1.一种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部件(1)、第二伸缩部件(2)、第一推送部件(3)、第二推送部件(4)和安装块(5),所述第一伸缩部件(1)设有第一伸缩杆(6),所述第二伸缩部件(2)设有第二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6)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平行,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件(2)的左端部位均与所述安装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送部件(3)与所述第一伸缩杆(6)连接,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连接;
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的转轴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垂直,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与所述安装块(5)之间设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连接,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与所述限位块(10)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3)为L形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固定块(8)和推动块(9),所述固定块(8)与所述第一伸缩杆(6)连接,所述推动块(9)设于所述固定块(8)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的端部垂直设有第一挂杆(11),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上垂直设有第二挂杆(12),所述第一挂杆(11)与所述第二挂杆(12)之间设有弹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为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端部和所述第二伸缩部件(2)与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安装块(5)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伸缩杆(7)从所述导向孔中穿过伸至所述安装块(5)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部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块(5)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的端部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为四棱柱结构,所述推动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的直径,所述第二推动部件(4)设于所述推动杆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6)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上均设有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靠近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伸缩杆(7)垂直,所述第二推送部件(4)靠近所述限位块(10)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推动部件(2)转动到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面贴合。
9.一种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4)、进料辊道(15)、出料辊道(16)、模具(17)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所述进料辊道(15)和所述出料辊道(16)均设于所述工作台(14)上,所述模具(17)设于所述进料辊道(15)与所述出料辊道(16)之间,所述车架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机构设于所述进料辊道(15)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40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板机
- 下一篇:一种矩形管的冲孔折边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