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局部哑光热转印膜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5803.0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2 | 分类号: | B41M5/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热转印膜 无痕 窗口区 涂布区 后套 胶层 图文 生产工艺 附着力促进剂 第二保护层 第一保护层 氯化聚丙烯 应用范围广 胶水痕迹 醛酮树脂 使用寿命 重量分数 氯化 承印物 镀铝层 离型层 轮转印 油墨层 转印膜 溶剂 飞边 硅胶 哑光 转印 剥离 图案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包括涂布区及窗口区,所述涂布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PET基膜、离型层、油墨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镀铝层及胶层,所述窗口区为PET基膜,所述胶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氯化聚丙烯22~30%;氯化EUA3~7%;醛酮树脂5~10%;附着力促进剂5~10%;溶剂45~55%。所述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通过硅胶轮转印能够轻松实现完整剥离,将图文完整转移至承印物上,在保证图案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缩小转印膜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转印后的图文耐磨无痕,无胶水痕迹、无飞边、无余膜,使用寿命长,且生产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热转印膜是一种将图文信息印刷在载体薄膜上,然后通过专业的烫印设备经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在热熔胶的粘接作用下将图文信息从载体膜上剥离下来,转印到相应的基材上,如日用品、文具、建材制品等,赋与被转印基材所需要的图文信息和色彩,使其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现有亮银、亮金热转印花膜,转印时因设备存在不定因素,转印膜生产存在不定因素,容易产生转印后残留胶水痕迹、气泡、痕迹、垃圾、飞边、余膜等问题,增加了清理余膜、飞边的工序和人工、能耗等费用,且在使用时给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所述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通过硅胶轮转印能够轻松实现完整剥离,将图文完整转移至承印物上,在保证图案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缩小转印膜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转印后的图文耐磨无痕,使用寿命长,且生产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包括涂布区及窗口区,所述涂布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PET基膜、离型层、油墨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镀铝层及胶层,所述窗口区为PET基膜,所述胶层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氯化聚丙烯22~30%;氯化EUA3~7%;醛酮树脂5~10%;附着力促进剂5~10%;溶剂45~55%。所述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包括涂布区及窗口区,在有图文的位置设置有离型层、油墨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镀铝层及胶层,没有图文的位置不具有离型层、油墨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镀铝层及胶层,节约了各层原材料的损耗,在保证图案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缩小转印膜面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层间叠印双保护层的结构,对转印后的亮银具有极高的保护性,耐磨无痕,减少损耗,提高使用寿命;同时采用的胶层能够避免转印后产生的残留胶水痕迹、气泡、痕迹、垃圾、飞边、余膜等问题,附着力强、切边性好、不黄变、转印温度低、效率高且环保,大大提高产品品质,胶层已通过SGS、TUV检测机构检测,多环芳香烃、ROHS、重金属、有机锡、邻苯甲酸含量均已达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为150~175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层为175~200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0.1~0.15mm,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0.05~0.1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保护层包括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异氰酸酯, 改性丙烯酸树脂及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9~13:1。
进一步地,所述PET基膜为透明光面结构。
一种耐磨无痕的亮银后套胶热转印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PET基膜:选取表面光滑的PET基膜,清洗并干燥后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