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9559.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奎晓燕;杜华坤;高建良;何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4/46;H04W4/44;H04L12/26;H04L29/08;H04W4/021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能力 车联网 评估 下车 联网 初始化数据信息 评估信息 数据信息 车辆数 时间点 更新 | ||
1.一种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初始化数据信息;
S2.在每一个时间点,计算每台车辆到车联网中其他所有车辆的距离并获取距离最小值;
S3.若步骤S2获取的距离最小值小于事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则将该车辆添加进入车联网;
S4.更新车联网的数据信息;
S5.计算车联网的评估信息,从而完成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初始化信息,具体包括车辆样本集合、车辆数量、车联网通信半径和车联网最大容忍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事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具体为车联网通信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评估信息,具体包括车联网的连接车辆数和车联网的计算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回连模式下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评估信息,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A.若某车辆加入车联网,则车辆网的的连接车辆数增加1;
B.若某一车辆加入车联网,则该车的计算能力增加N+,N+为自然数;
C.若某一车辆加入车辆网,则车联网中所有加入车联网的时间小于N+的车辆的计算能力均增加N++,N++为自然数;
D.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车联网的雾计算能力:
式中Cn(t)为t时刻非回连模式下的车联网雾计算能力,V=vi为车联网内车辆的集合;式中t1为车辆v加入车联雾的时间,t0为发起者开始分配任务的初始时间,V(t0)为t0时刻车联网中连接车辆的集合;
E.采用车联网的连接车辆数和车联网的雾计算能力作为车联网中雾计算能力的评估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95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