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银焊膏的SiC器件三维堆叠互连结构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6712.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英坤;张龙;李俊焘;代刚;肖承全;古云飞;银杉;张林;徐星亮;向安;周阳;李志强;崔潆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538 | 分类号: | H01L23/538;H01L23/373;H01L21/04;H01L21/76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银焊膏 sic 器件 三维 堆叠 互连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基于纳米银焊膏的SiC器件三维堆叠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互连结构是由陶瓷基板和纳米银焊膏组成;所述互连结构至少包括两层陶瓷基板,陶瓷基板用于间隔堆叠于至少三层芯片之间,陶瓷基板上钻有位置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壁和两连接界面均淀积金属铜种子层,在通孔内填充纳米银焊膏,然后通过纳米银焊膏实现连接芯片各电极的连接,压紧并烧结形成导电通路;所述陶瓷基板中通孔孔径范围100μm~2mm,所述芯片为碳化硅功率芯片,且其上下表面镀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焊膏的SiC器件三维堆叠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结构中的陶瓷基板是通过激光打孔形成通孔。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焊膏的SiC器件三维堆叠互连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陶瓷基板激光打孔,根据电极尺寸设计打孔的位置和孔径的大小;
(2)陶瓷基板的表面及通孔侧壁淀积种子层,然后在陶瓷基板的表面镀银;
(3)将芯片进行双面镀银;
(4)将陶瓷基板的通孔用纳米银焊膏填充,进行烧结,形成连接结构;
(5)使用模具固定陶瓷基板,然后在陶瓷基板的两面刷涂纳米银焊膏,安装芯片,形成堆叠结构,加压烧结;
(6)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功率半导体芯片集成元胞栅电阻版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