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塑船底自动焊接用夹持按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6139.3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冷建兴;田永强;龙井昌;李豪杰;赵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00 | 分类号: | B29C65/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底 自动 焊接 夹持 按压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塑船底自动焊接用夹持按压机构,该装置与自动焊接装置共同安装于三自由度导轨上,用于辅助自动焊接。本夹持按压机构主要包括吊架滑轨机构、滑动吊架机构、夹持按压支架和夹持按压机构。可实现焊接过程中龙骨的夹持和固定,其位置和高度可调,按压力度可调。能够有效固定龙骨,保持其位置准确,并且保持竖直状态。间接保证滚塑船的龙骨焊接效果,且满足整体的焊接强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塑船底自动焊接用夹持按压机构。
背景技术
滚塑船是使用了滚塑工艺,使用标准认证的聚乙烯材料制作的船艇。该材料具有强度好、无污染、耐腐蚀、环境适应强的特点,且绝缘、耐热。采用了聚乙烯为原料的滚塑船具备了这些特点,并且优于普通船体,具有航速快、稳性好、经济性好、节能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塑料制品耐腐蚀,产品在报废后也容易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的迅猛发展,部分企业开始利用滚塑技术进行小型船艇的制造,主要用于渔业工作挺和游吊船等。目前,模具制造技术和滚塑工艺成型加工都有成熟的方案,但是在脱模后整体船艇的焊接装配都依赖人工。市场的需求也因船艇的优异性能而不断拓展,因此提高生产力十分必要。除了船板、龙骨等的切割加工,焊接过程也是繁琐而重复性的,因此自动焊接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滚塑船底自动焊接用夹持按压机构,夹持并保证龙骨的竖直,使得焊缝很大程度的接受焊料,保证焊接的美观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船型尺寸,对于焊接和夹持的高度可调,夹持厚度可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塑船底自动焊接用夹持按压机构,包括吊架滑轨机构、滑动吊架机构、夹持按压支架、夹持按压机构、竖直导轨;
所述吊架滑轨机构固定安装在竖直导轨上;
所述滑动吊架机构安装在吊架滑轨机构,实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平移;
所述夹持按压支架安装于滑动吊架机构上,通过滑动吊架机构实现竖直方向的平移;
夹持按压支架上安装有一对所述的夹持按压机构;
所述夹持按压机构包括夹持电动推杆、一对夹紧臂、按压弹簧、按压滚轮、夹持滚轮、按压轮架、导柱,其中,一对夹紧臂对称铰接在夹持按压支架上,夹持电动推杆的推杆与一侧的夹紧臂上端铰接,夹持电动推杆的底座与另一侧的夹紧臂上端铰接;按压滚轮支承在按压轮架上,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按压轮架的上端,导柱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支架的底板后与螺母旋接,按压弹簧套设在导柱上,按压弹簧的一端抵住夹持按压支架的底板,按压弹簧的一端抵住按压轮架;每个夹紧臂下端均支承有夹持滚轮,两个夹紧臂上的夹持滚轮面对面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吊架滑轨机构包括滑轨、两根斜拉杆和调节体,所述滑轨的一端安装于竖直导轨上,其中一根斜拉杆的一端与滑轨的另一端铰接,斜拉杆的一端与调节体相连;另一根斜拉杆的一端与竖直导轨铰接,另一端与调节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的一端通过T型座插装于竖直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斜拉杆具有螺纹的一端与调节体旋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吊架机构包括滑移连接架、吊架电动推杆和下压电动推杆,滑移连接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吊架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在滑轨上,吊架电动推杆的推杆与滑移连接架相连,推动滑移连接架沿滑轨滑动,滑移连接架的两端均安装一个下压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滑移连接架的两端的下压电动推杆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按压支架包括一对安装支架、一对连接套筒和连接管,每个安装支架通过一个连接套筒与一个下压电动推杆的推杆铰接,一对安装支架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每个安装支架上安装一个夹持按压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6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材制造设备的自动化过程控制
- 下一篇:胶管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