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3281.2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伟;郭俊波;胡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孔 车门限位器 成型模具 壁杆 成型工艺 翻边凹模 翻边冲头 多工位 上垫板 下模板 原有的 墩形 从上至下 刀口入块 倒角冲头 堆叠设置 生产加工 生产效率 一套模具 依次排列 占用空间 多工序 上挡板 上夹板 上模座 上脱板 下垫板 下模座 冲孔 冲头 冲针 倒角 下端 整合 保证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挡板、上脱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垫板下端设置有冲针、第一翻边冲头以及第二翻边冲头,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按顺序依次排列布置的刀口入块、倒角冲头、第一翻边凹模、墩形冲头以及第二翻边凹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工艺,使用上述成型模具先后进行冲孔、倒角、一次翻孔、墩形以及二次翻孔操作。本发明将原有的多工序对应多工位式的生产加工整合在一套模具上,可大幅提高生产速度,减少占用空间,省去原有的多工位之间转移产品的操作,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车门限位器,也称车门开度限位器,其作用是限制车门打开的程度。一方面它可以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度,防止车门开得过大,另一方面,它可在需要时使车门保持开启,如汽车停在坡道上或刮一般的风时,车门也不会自动关上。
常见的车门开度限位器是单独的拉带式限位器,也有的限位器和门铰链制成一体,通常在车门全开和半开时具有限位的功能。
车门限位器臂杆是车门限位器的核心零部件。在车门限位器臂杆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后对其进行冲孔、倒角、翻孔以及墩形处理。现有的加工方式为冲孔、倒角、翻孔以及墩形处理分开加工,一个工序对应一个模具或者设备,导致生产速度较低,占用空间较多,并且在不同工序所对应的工位间转移工件时会消耗较大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因此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并且,现有的加工方式为冲孔、倒角、翻孔以及墩形处理,但是,在墩形处理后,会导致翻孔结构出现变形,会影响到车门限位器臂杆的尺寸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克服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堆叠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上挡板、上脱板、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所述上垫板下端设置有冲针、第一翻边冲头以及第二翻边冲头,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按顺序依次排列布置的刀口入块、倒角冲头、第一翻边凹模、墩形冲头以及第二翻边凹模,所述冲针与刀口入块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翻边冲头与第一翻边凹模的上下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翻边冲头与第二翻边凹模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冲针、第一翻边冲头以及第二翻边冲头均竖向贯穿上夹板、上挡板以及上脱板,所述刀口入块、第一翻边凹模以及第二翻边凹模分别通过螺钉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下端镶嵌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竖向贯穿上垫板与上夹板后与上挡板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边凹模内设置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顶针与第二弹簧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翻边凹模内设置有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顶针与第三弹簧同轴设置。
一种车门限位器壁杆翻孔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车门限位器臂杆产品放置在下模板上的冲孔工位并定位,机台驱动上模座向下移动直至完全闭模,冲针贯穿车门限位器臂杆产品进入刀口入块内,在车门限位器臂杆产品冲出圆孔,然后机台驱动上模座向上移动直至完全开模;
步骤二:将在步骤一中完成冲孔的车门限位器臂杆产品放置在下模板上的倒角工位并定位,机台驱动上模座向下移动直至完全闭模,倒角冲头压入车门限位器臂杆产品的圆孔中,在孔上加工出倒角,然后机台驱动上模座向上移动直至完全开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3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底盘连续自动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体式防撞梁生产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