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桦茸酵素及其原液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22843.1 申请日: 2018-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8576809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8
发明(设计)人: 邵士玲 申请(专利权)人: 邵士玲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
代理公司: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代理人: 田阳
地址: 15610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桦茸 酵素 原液 发酵 称取 红糖 酵母粉 米醋 制作 预处理 发酵混合物 原料混合物 封口 避光保存 标记信息 产品营养 口感风味 用水清洗 自然常温 纯净水 发酵罐 活性高 灭菌 放气 灌装 浸出 纱布 杂菌 白酒 过滤 开口 协同 保存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桦茸酵素原液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白桦茸后,用水清洗,得到预处理的白桦茸;按每1kg白桦茸称取红糖0.4‑0.55kg和纯净水,并按每1kg白桦茸称取白酒0.005‑0.009kg、9°米醋0.02‑0.03kg和酵母粉0.05‑0.1g加入到发酵罐内混合搅拌,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在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发酵罐纱布封口,25℃‑30℃避光保存,并标记信息,定期开口放气,得到发酵混合物,静置保存90‑360天,收集其液体得到白桦茸酵素原液,白桦茸酵素原液进一步过滤、灌装、灭菌、包装后,得到终产品白桦茸酵素。本发明采用自然常温发酵,酵母粉、9°米醋、红糖协同浸出、发酵制作白桦茸酵素及原液,使得产品营养成分活性高、杂菌少、口感风味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桦茸酵素及其原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白桦茸,别名桦褐孔菌,是一种药用真菌。白桦茸生长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活立木的枯萎枝上,其菌核生长期可以达到十几年以上。它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即在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部分地区、勘察加半岛)、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日本(北海道)等国家。

俄罗斯人认为,白桦茸是上帝赐给苦难人类的一种神奇的礼物,可用来防止肝癌、艾滋病、大肠杆菌中毒。日本的研究人员高度评价白桦茸,称其为一种“万能药”;日本把白桦茸作为肝癌、艾滋病和0-157大肠杆菌中毒的治疗剂;美国把白桦茸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质”,作为宇航员的未来饮品。

白桦茸含有碟酰谷氨酸、芳香草酸、丁香酸和γ-羟基苯甲酸、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白桦茸对多种肿瘤细胞(如唇癌、胃癌、耳下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并且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日本有关报道指出,白桦茸还对呕吐、腹泻、肠胃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胃炎和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防治高血压,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对皮肤过敏液有一定的疗效。

酵素又称为“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酵素存在于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才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自体免疫、修复组织等生理功能,经科学认证,酵素具有消炎抗菌,激活细胞,改善体质,美容养颜等作用。

近年来,人们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白桦茸做大量研究,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采用白桦茸做成的饼干、面包、调味品、饮品等,但是,目前为止还未有统一的制作方法和产品标准。

目前已有酵素的制作方法中1)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原料,例如100℃-120℃下高温灭菌处理;2)处理原料通过破碎、打浆等物理破坏方式;3)发酵过程中,先发酵(发酵温度在40℃以上)加热(60℃-80℃,保持温度10-12小时)后再二次发酵。以上酵素的制作方法,由于通过高温灭菌处理,会造成原料的营养成分失去活性,破碎、打浆等物理性破坏,生产成本高,使得原料的大量营养成分流失,高温发酵会造成制成的酵素活性差,质量差,保质期短,并且酵素制作过程中含有杂菌杂质多、发酵过程控制不好、制成的酵素口感不佳等问题,上述问题有待继续研发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常温发酵,生产出酵素活性高、杂菌少、酵素口感佳的白桦茸酵素原液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白桦茸酵素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桦茸酵素原液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白桦茸后,用水清洗,得到预处理的白桦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士玲,未经邵士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