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报废汽车拆解指导自动推送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9455.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中;闻月;季宏斌;贾民平;许飞云;季勇;吴春江;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报废 汽车 拆解 指导 自动 推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报废汽车拆解指导自动推送系统及方法,采用统一托盘运输报废汽车,通过人工操作建立车型信息与RFID托盘编码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待拆解车型的自动识别;同时通过后台推送中心自动推送待拆解车型在不同工位上的拆解指导文件,包括3D拆解指导和拆解步骤文档,实现拆解过程的动态可视化,从多维角度对工人进行培训,便于他们迅速掌握不同车型报废汽车在各个工位上的拆解操作;此外,拆解工艺与时序配置模块可根据具体工艺配置相应的拆卸步骤文本和时序,使得拆解线针对具体车型和拆解工艺的拆解更加灵活、柔性。相比传统的拆解图像或单一的文字指导形式,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提高了拆解线拆解指导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废汽车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我国汽车销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报废汽车数量逐年增加。报废汽车在废旧处理和回收利用过程中所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促使我国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必须向着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而当前我国报废汽车种类繁杂,拆解企业水平参差不一,众多企业拆解场地简陋,拆解设备自动化程度弱,工作人员拆解水平低及培训成本高,导致拆解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报废汽车拆解指导自动推送系统及方法,通过自动推送不同车型在不同工位的拆解指导,实现同一拆解线适用多种车型报废汽车的拆解,提高拆解指导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报废汽车拆解指导自动推送系统,包括通过托盘运输报废汽车在各工位进行拆解的拆解线、各工位上安装的光电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相连的后台推送中心以及分别与后台推送中心连接的数据库模块、拆解工艺与时序配置模块、RFID信息获取模块和各工位上安装的工位拆解指导显示端;
所述拆解线的托盘具有不同编码,每个编码与待拆解车型具有对应关系;
所述数据库模块中存储有多工位拆解指导文件,即不同车型在拆解线上各个工位的3D拆解过程,同时存储车型、工位名称、拆解指导间的映射关系表;
所述RFID信息获取模块关联并识别托盘的编码和车型信息;
所述拆解工艺与时序配置模块存储有配置文件,即拆解线上每个工位上的拆解步骤文本和拆解时序。
进一步,利用Java 3D技术虚拟各车型在不同工位上的拆解动作,形成多工位拆解指导文件。
进一步,所述拆解线的工位包括预处理工位、外部拆解及内部部分拆解工位、内部拆解工位和总成拆解工位。
进一步,所述拆解工艺与时序配置模块中的配置文件可根据实际拆解工艺的调整重新人为配置拆解步骤文本和拆解时间,工位拆解显示端依据拆解工艺与时序配置中配置的拆解时间依序显示拆解指导内容。
进一步,所述后台推送中心包括拆解顺序控制子模块、车型校验子模块、信息推送子模块;
所述拆解顺序控制子模块控制托盘在拆解线上各个工位的顺序运输;
所述信息推送子模块根据进入拆解工位的车型信息,搜索数据库模块中的多工位拆解指导文件,确定待拆解车型各个工位的拆解指导内容进行预先自动推送;
所述车型校验子模块比较托盘到达某个工位后,RFID信息获取模块扫描托盘编码识别的车型以及准备推送3D指导的车型是否一致。
一种多工位报废汽车拆解指导自动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报废车辆放置于拆解线的托盘上,并且向RFID信息获取模块写入车型信息,关联待拆解车型与托盘编码;
(2)托盘上线,RFID信息获取模块扫描托盘底部的编码,并将车型信息传送给后台推送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