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9161.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奚春宇;赵静;张梦寒;熊文欣;康乃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8;A23L33/125;A23L2/5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性饮料 微胶囊 林蛙 抗氧化肽 制备 白砂糖 氯化钠 柠檬酸 抗氧化功效 微胶囊粒子 明胶 香精 工艺处理 海藻酸钠 抗坏血酸 柠檬酸钠 清洁肠胃 新陈代谢 原料制备 黄原胶 悬浮剂 氨基酸 色素 复配 果胶 菊粉 吐温 肽粉 维生素 补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功能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由GaCl2,海藻酸钠,林蛙肽粉,吐温80,为原料制备微胶囊粒子。该功能性饮料由微胶囊及一些辅料经过工艺处理制得。所述辅料包括选自明胶,果胶,黄原胶,经过复配得到的悬浮剂以及菊粉,柠檬酸,白砂糖,柠檬酸钠,抗坏血酸,氯化钠,和极少量的香精和色素。本发明具有抗氧化功效,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能清洁肠胃增强新陈代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饮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功效,口感润滑有弹性,口味酸甜适中,粒子悬浮均匀,色泽鲜亮,开盖即饮的一种含有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功能性饮料。
背景技术
林蛙抗氧化肽是林蛙提取了林蛙油后剩余残体部分的主要成分,其氨基酸含量丰富,主要有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是不可多得的动物性氨基酸来源。迄今为止,通过酶解发酵等技术实现了林蛙抗氧化肽的工业化的生产,产出安全、实用、高效、低成本的林蛙抗氧化肽,对林蛙肽的相关食品行业贡献巨大。林蛙抗氧化肽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用在食品中来增强人体得抗氧化能力。而抗氧化肽在医学和动物生产中应用比较多,在食品方面的应用相对没那么成熟,目前林蛙产品在市面上出售的仅有30多种,形式单一,种类不全。基于上述现状,本产品利用微胶囊技术将林蛙抗氧化肽以微胶囊粒子形式包埋起来,保护其敏感成分、隔离其活性物质,并将其放在饮料中使得该产品便携易食,辅以菊粉等原料增强其消化吸收能力,并创造出独特的口感风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颗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微胶囊粒子含抗氧化成分高,且形状弹性良好;果胶和黄原胶以一定比例复配后其悬浮效果好;加上多种多样的辅料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的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功能饮料,不仅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效,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口味酸甜适中的特点,是一款大众饮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有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功能性饮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5~10重量份的微胶囊粒子;10.1~30.3重量份的甜味剂;10~20重量份的复配悬浮剂;0.1~0.3重量份的柠檬酸,0.02~0.06重量份的柠檬酸钠;2.4重量份的菊粉;0.02重量份的抗坏血酸;0.5重量份的氯化钠;40~80重量份的纯净水组成。
按重量份计,所述饮料还包括0.05重量份的防腐剂;0.08重量份的香精,0.02重量份的色素。
所述防腐剂为乳酸钙,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的香精为甜橙,菠萝,西柚,芒果,香蕉或苹果中的一种;
所述的色素为柠檬黄,日落黄,姜黄,栀子黄,红花黄,红曲黄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甜味剂是由蔗糖与其他人工合成香精以100:1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其他人工合成香精为阿斯巴甜,糖精,糖精钠或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等。
一种含有林蛙抗氧化肽微胶囊的功能性饮料中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如下:
1)微胶囊溶液的制备:
a)微胶囊壁材的制备:取2~3重量份的海藻酸钠,制成质量浓度为2~3%的溶液,40~60℃加热磁力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将1重量份的乳化剂吐温80加入上述溶液中继续磁力加热搅拌1~2h;
b)芯壁材混合液的制备:加入0.8~2.0重量份的林蛙抗氧化肽到上述壁材溶液中,40~60℃磁力加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
c)固化液的制备:取2~3重量份的氯化钙加纯净水制成质量浓度为2~3%的氯化钙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9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