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甜菊糖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5219.9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许乐贝;姚卫蓉;周伯雅;于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兴化格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P19/02;C12P19/1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菊糖 菌株 快速筛选 待测样品 荧光 微生物学领域 筛选 发酵培养基 标准曲线 发射波长 激发波长 硫酸铈铵 实际样品 亚硫酸钠 标准品 待测液 荧光法 微生物 发酵 匹配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甜菊糖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属于微生物学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培养出的待测样品中的微生物转移至糖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再根据硫酸铈铵‑亚硫酸钠体系荧光法,在激发波长254nm,发射波长357nm处测定甜菊糖标准品待测液的荧光强度,并制作甜菊糖标准曲线,最后根据待测样品的荧光值匹配实际样品液中甜菊糖的浓度,从而实现产甜菊糖菌株的筛选。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快速、简便,能达到快速筛选产甜菊糖菌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甜菊糖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甜味剂是一种人类依赖性极高的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加工特性和口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目前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天然的、低热量的甜味剂越来越受到追捧。新型甜味剂的开发和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甜菊糖正是新型甜味剂的佼佼者,是继蔗糖、甜菜糖之外第三大天然糖源。
甜菊糖苷是从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的菊科植物甜叶菊中萃取并纯化的,不参与人体代谢,不影响人体内葡萄糖平衡,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其中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甜菊糖苷是几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人们已从甜叶菊的提取物中分离出至少9种不同结构的甜菊醇糖苷,分别为甜菊苷(stevioside,St)、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RA)、莱鲍迪苷B(rebaudioside,RB)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莱鲍迪苷E(rebaudioside E,RE)、杜尔可苷A(dulcoside A)、悬钩子苷(Rubusoside)以及甜菊双糖苷(steviolbioside)。
甜菊糖作为脱颖而出的天然甜味剂,人类对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到目前为止全球关于甜菊糖的较成熟的研究多数放在甜菊糖的提取改进、品质的改良和毒理学这三个方面。产甜菊糖菌种的筛选与分离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产甜菊糖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在硫酸介质中,甜叶菊糖苷可以增强硫酸铈铵和亚硫酸钠体系的荧光强度,其在激发波长254nm,发射波长357nm处的荧光强度与甜叶菊糖苷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甜菊糖苷的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图,据此可以实现甜菊糖的快速检测,从而达到筛菌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产甜菊糖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步骤如下:
(1)微生物培养:用无菌水将待测样品稀释10倍,振荡,取上清液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恒温培养至长出单菌菌落;
(2)微生物发酵:将步骤(1)培养出的单菌菌落接种至糖发酵培养基中,进行糖发酵,得到发酵液;
(3)甜菊糖标准曲线的制作:用无菌水配制甜菊糖母液,用糖发酵培养基作为稀释液对母液进行逐级稀释,得到一组甜菊糖标准品待测液;取每个甜菊糖标准品待测液3~5mL,Na2SO3溶液3~5mL,硫酸铈铵溶液1~3mL,混合均匀,将混合液放入50~70℃下水浴5~30min,水浴结束后冷却至15~30℃;设置荧光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254nm,发射波长为357nm,检测冷却后混合液的荧光强度,以甜菊糖浓度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甜菊糖标准曲线;
(4)微生物筛选:将步骤(2)得到的浑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过滤,获得样品液,按照步骤(3)的操作配制混合液,并测其荧光强度,将测得的荧光强度代入甜菊糖标准曲线中,获得样品液中甜菊糖的浓度,当甜菊糖的浓度大于零时,对应步骤(1)中的单菌菌落即为产甜菊糖菌株。
所述步骤(1)中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组成为:牛肉膏0.2~0.4w/w%,蛋白胨0.5~1.5w/w%,氯化钠0.3~0.7w/w%,琼脂1~2.0w/w%,其余为蒸馏水。
所述步骤(1)中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pH为7.2~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兴化格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兴化格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