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串联结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一致性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2099.7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王宇轩;高绍姝;刘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致性控制 智能体 多智能体系统 串联结构 多智能体 矩阵 滚动优化策略 采样周期 控制策略 控制协议 邻接矩阵 权重关系 顺序更新 速率控制 拓扑结构 信息传输 优化函数 周期开始 协调 可达性 控制律 求解 应用 | ||
本发明设计一类串联结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一致性控制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1)确定多智能体的拓扑结构,获取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传输关系;2)分别获取邻接矩阵和可达性矩阵,确定智能体之间信息的权重关系;3)求解某一优化函数,获得控制协议,基于滚动优化策略,在一个采样周期内顺序更新每一智能体的控制律,下一个周期开始新的循环,其控制策略实质是一类多速率控制策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在多智能体协调一致性控制中。
常规预测控制,多速率,子系统之间通信,引入加权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类串联结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一致性控制方法,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具有计算、传感通讯和移动能力的自主智能体通过网络通信而关联成的大系统。智能体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虽然单个系统的处理能力有限,但整体的关联系统能以协调的方式完成各种各样的空间分布传感任务,例如任务分配、负荷传输,角色指派、搜寻和营救、监察、环境探测和开发等。
随着多智能体系统的广泛应用,如编队、聚集、覆盖和协调跟踪等分布式协调控制也备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青睐。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能够把整个系统的优化问题分散到各个子系统中去解决,适用于各子系统间动态独立的对象。设计分布式控制器从而实现所期望的协调行为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大部分成果分别从智能体模型、网络拓扑、所采用的控制方案以及所完成的协调任务等不同的视角出发,探讨丰富多彩的多智能体协调控制问题。现有的控制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控制,分布式控制等方式,各智能体同步更新控制律。但是由于智能体之间彼此耦合影响,尤其是基于串联结构的多智能体系,随着信息的有向传递,在单个智能体的控制输入更新的同时会对相邻子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这个系统的控制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确定性拓扑结构的多智能体系统为的协调控制方法,提高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类串联结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一致性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多智能体的拓扑结构,获取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传输关系;
2)分别获取邻接矩阵和可达性矩阵,确定智能体之间信息的权重关系;
3)求解某一优化函数,获得控制协议。
所述步骤2),由于相邻智能体的信息权重不同,在优化函数设计过程中,基于可达性矩阵针对不同路径长度的信息引入加权因子,强调对当前智能体影响较大的智能体的信息。
所述步骤3)基于预测控制原理,在一个输出采样周期T内,顺序求解并更新每一个智能体的控制律,每个控制律更新的周期为T/M,在下一个周期开始新的循环,其实质是一类多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法针对具有串联结构的多智能体系统,采用多速率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的传输负担;
(2)控制协议的设计,不仅获取邻接矩阵的信息,更是能够通过邻接矩阵获取其相邻的其他智能体的信息,有助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整体协调性的提高。
(3)引入加权因子,使得智能体系统能够有效的区分接收信息的权重,提高整个系统的协调一致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类串联结构多智能体系统协调一致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拓扑结构,智能体信息的传输关系
针对M个多智能体系统,考虑第i个智能体的离散时不变系统系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2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