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卡制冷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1843.1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尧进;郝耿谦;陈鑫;杨娜娜;汪洋;陈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F25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制冷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卡制冷器件,包括柔性耐火纸衬底、镍酸镧底电极层、钛酸锶钡电卡薄膜层及铂顶电极。器件的柔性通过采用新型的柔性耐火纸衬底替代传统刚性衬底实现,耐火纸可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可实现电极和电卡薄膜的原位成相。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器件制冷系数高,无噪音,尺寸小,可广泛应用于潜艇制冷组件、机器人散热、消防安全、医疗卫生、可穿戴智能服装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卡制冷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卡制冷器件。
背景技术
电卡制冷区别于传统的蒸汽压缩制冷,属于新型的固态制冷技术之一。原理是基于电卡效应,电卡效应即通过外电场的施加或移除,引起电卡材料内部电偶极矩有序态或无序态转变,从而引起材料温度变化的现象。电卡制冷因其制冷效率高、无噪音、成本低、制冷周期短的优点是未来制冷技术的最优选择。
目前社会对制冷散热有着广泛的需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是制约其性能提高的关键所在;日常生活中的汽车空调、家用冰箱、冷藏等等无不要求高效率制冷。此外,智能时代的到来,一些特殊的器件与设备在要求散热的同时也要求材料具有一定柔性。如机器人、可穿戴智能健身服、柔性皮肤和柔性显示器等等。以机器人为例,其动力设备在持续高负荷运转的时候都会出现过热的情况,工程师通常使用散热器、风扇等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种冷却解决方案意味着占用其体内宝贵的空间,并增加更多的重量;最新采用渗出冷却液蒸发散热的方式不仅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冷却液的更换频率也限制了其工作时间。这些问题均可通过器件的柔性化来解决。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薄膜材料以硅基刚性衬底制备,阻碍了器件柔性化的实现。少数柔性衬底采用PET、PI等高分子共聚物,缺点是可承受温度低,对于一些需高温成相的材料则无法作衬底。
耐火纸作为新型的柔性衬底,不仅可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满足几乎大部分薄膜材料的退火温度,而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可裁剪和折叠成任何形状,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弯曲半径的要求。以耐火纸为衬底衬底制备的薄膜致密度高,表面光滑,有着丰富的应用。
目前电卡制冷领域的中国专利报道主要集中于电卡材料,少数专利报道了电卡器件,但几乎没有柔性电卡器件的专利。例如中国专利CN106518069A介绍了一种掺镧锆钛酸铅铁电厚膜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6220168A介绍了可用于电卡制冷的锆酸铅基反铁电材料;中国专利CN105236960A介绍了一种基于钛酸钡的巨电卡效应片式叠层陶瓷的电卡制冷器件。这些专利所报道的材料大部分为铅基电卡材料,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的衬底为硅基刚性衬底;所报道的电卡器件不具备柔性,其可应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普通电卡制冷器件不具备柔性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柔性耐火纸作为生长衬底制备制冷器件。
耐火纸是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以上高温的无机材料纸张。
一种柔性电卡制冷器件,器件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耐火纸衬底、镍酸镧底电极层、钛酸锶钡电卡薄膜层为三明治层状空间曲面结构,且三层具有同样的弧度复合;设置若干个铂顶电极均匀排布在钛酸锶钡电卡薄膜层顶部。
进一步的,柔性耐火纸衬底可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柔性衬底耐火纸,实现电极层和电卡薄膜层的直接生长和原位成相。
进一步的,柔性衬底耐火纸厚度在10-100μm,其弯曲曲率半径为1mm。
进一步的,镍酸镧底电极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旋涂转速在3000-5000rpm,退火温度在600-800℃。电极表面起伏在3nm以下,电阻在100Ω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1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转换装置
- 下一篇:电力转换装置以及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