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肺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0706.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3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吕兰欣;杨膺;许铁;胡书群;燕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38;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肺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肺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将明胶水溶液通过微流控装置制备直径均一的明胶微球,通过自组装方法获得规则排列的明胶支架,加热使其紧密排列后灌注PU溶液,经冷冻干燥去除溶剂后,水浴法除去明胶模板,获得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三维多孔PU支架。然后将PU支架进行氨等离子体处理接枝氨基,通过EDC/NHS将肝素连接到氨基上,再加入VEGF,使VEGF结合于肝素上。最后将MRC‑5细胞旋转接种于VEGF修饰的PU支架上,按比例接种HUVECs和NL20细胞的混合细胞悬液,共培养后制得组织工程人工肺泡。本发明通过调控明胶溶液和聚氨酯浓度、水相和有机相的流速及通道直径,自组装温度和时间,有效调控制得的人工肺泡的直径在300微米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肺泡的制备方法,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肺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载着气体交换的功能,肺组织由1.5-4亿个肺泡组成,表面积达到70-80m2,在对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肺泡的大小通常在250微米左右,其中表面积的90%由I型肺泡细胞占据,II型肺泡细胞约占5%,其余由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占据。然而,很多疾病如肺癌、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等会对肺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肺移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治疗技术,但是极为有限的供体数量,昂贵的手术费用,以及术后生存期较短等极大地限制了肺移植。
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肺修复成为可能。但是由于肺部组织结构复杂,肺泡形态特殊,人工肺泡的制备是一项难题。目前有些研究将非灵长类动物的肺组织进行去细胞化处理,获得具有完整肺部构造的三维支架作为肺组织工程的支架。但是迄今还没有可以用体外支架制备技术来制备人工肺泡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肺部疾病造成的肺组织不可逆修复,肺移植供体不足,治疗方法极为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尺寸可控的人工肺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由组织工程三维反蛋白石结构支架、生长因子VEGF、肺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共培养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人工肺泡的制备方法,以三维多孔反蛋白石结构支架为基础,修饰并缓释VEGF,依次接种肺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培养3周后获得模拟肺泡结构的组织工程肺泡,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浓度为3~10wt/v%的明胶溶液,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明胶微球,将明胶微球置于模具中,自组装排列粘结成型后得到明胶模板;
步骤2,将明胶模板浸渍在浓度为10~20wt/v%的聚氨酯(PU)的1,4-二氧六环溶液中,置于-20℃冷却,冷冻干燥后除去1,4-二氧六环,得到明胶/PU复合物;
步骤3,将明胶/PU复合物置于≥45℃水浴下,搅拌溶解去除明胶微球,得到PU三维多孔反蛋白石结构支架;
步骤4,将PU三维多孔反蛋白石结构支架进行氨等离子体处理,75%酒精浸泡,干燥后置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ulfo-NHS)和肝素(Heparin)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孵育,PBS清洗后,再浸泡在VEGF溶液中,4℃下孵育,得到PU-VEGF支架;
步骤5,20~30rpm转速下,将人胚肺细胞(MRC-5)悬液旋转接种至PU-VEGF支架上,然后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L20)悬液接种至已接种MRC-5细胞的PU-VEGF支架上,培养至少3周,得到人工肺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科大学,未经徐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0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气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骨组织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