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校正方法、装置、图像采集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7221.1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铭;高晓阳;周中亚;张强;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04 | 分类号: | H04N9/04;H04N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矩阵 像素点 图像采集设备 图像校正 可读存储介质 矩阵 采集图像 校正公式 校正系数 子像素 像素 预设 资源利用率 色彩还原 输出带宽 图像矩阵 校正矩阵 校正图像 预设颜色 分辨率 截取 校正 发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校正方法、装置、图像采集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图像校正方法包括:获取待校正图像在Bayer空间下的像素矩阵中的任一像素点;确定像素点在像素矩阵中的位置信息;根据像素矩阵和位置信息,截取像素点对应于像素矩阵中的子像素矩阵;根据位置信息,确定预设颜色校正矩阵中的校正系数和预设校正公式;根据子像素矩阵、校正系数和预设校正公式,计算像素点的像素校正值;根据位置信息和像素校正值,生成并发送校正后的图像矩阵。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采集图像的色彩还原效果,降低了因输出带宽不足导致采集图像分辨率下降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图像采集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校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校正方法、一种图像校正装置、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将Bayer矩阵运用于数字图像处理,能够降低图像采集设备的滤镜制造成本,因此,通常图像采集设备输出的图像数据为Bayer矩阵数据。基于RGB色彩格式,如图1所示,采用Bayer矩阵输出数据扫描图像的一般格式为:奇数扫描行输出RGRGRG…,偶数扫描行输出GBGBGB…。
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图像之后,需要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标准RGB色板进行比对,得出校正后的像素校正矩阵,完成对采集图像的色彩校正。
而现有技术中,一种是通过图像采集系统中的服务器对采集图像进行校正,图像采集系统中的服务器接收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采集图像之后,将Bayer矩阵格式的采集图像进行插值操作,转换为RGB格式的数据,再与标准RGB色板进行比对,求得校正后颜色矩阵。由于是在图像采集系统的服务器中对数据进行插值校正,增加了服务器的工作量,降低了图像采集系统中服务器对采集图像的后期色彩处理性能。
另一种是通过在图像采集设备中采用二次转换的方式,先将采集图像由Bayer矩阵格式转换为RGB格式进行色彩校正,此时,图像的数据量由原Bayer格式下的8bit转换为了RGB格式下的24bit。再将校正后的RGB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图像采集设备可输出的Bayer格式数据,若在不增加图像采集设备带宽的前提下,只能采用简单采样的方法,将24bit的RGB数据转换为8bit的Bayer矩阵数据,此时,虽然降低了服务器的工作量,但是,导致大量的图像信息丢失,降低了采集图像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校正方法、图像校正装置、图像采集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不降低采集图像分辨率的同时,对采集图像进行颜色校正,提高了采集图像的色彩还原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图像校正方法,包括:获取待校正图像在Bayer空间下的像素矩阵中的任一像素点;确定像素点在像素矩阵中的位置信息;根据像素矩阵和位置信息,截取像素点对应于像素矩阵中的子像素矩阵;根据位置信息,确定预设颜色校正矩阵中的校正系数和预设校正公式;根据子像素矩阵、校正系数和预设校正公式,计算像素点的像素校正值;根据位置信息和像素校正值,生成并发送校正后的图像矩阵,其中,位置信息包括像素点的行号和列号。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像素矩阵和位置信息,截取像素点对应于像素矩阵中的子像素矩阵,具体包括:将像素点作为第一行第一列元素,在像素矩阵中截取2×2的子像素矩阵;获取子像素矩阵中各元素对应的像素值,并记作像素值信息,其中,第一行第一列元素记作第一元素,第一行第二列元素记作第二元素,第二行第一列元素记作第三元素,第二行第二列元素记作第四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未经北京大恒图像视觉有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7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