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850.2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炎兵;赵星;刘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底板梁 端头井 暗梁 地下车站 施工 地铁 盾构机掉头 盾构机始发 位置底板 抗拔桩 框架柱 突出部 位置处 侧墙 上翻 下翻 纵梁 掉头 浇筑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包括顶板(5)、中板(7)、底板(9)和侧墙(4),所述中板(7)与所述底板(9)之间构造成供盾构机始发、到达以及横向移动掉头的空间,所述顶板(5)和所述中板(7)之间、所述中板(7)与所述底板(9)之间的对应位置处都设置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中包括不向底板外突出的暗梁(2),所述暗梁(2)的下方设置有抗拔桩(1),用于支撑所述底板(9)和暗梁(2);同时还公开了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以取消端头井位置底板纵梁的设置,避免了底板梁上翻对盾构机掉头的影响,克服了底板梁下翻或底板突出部二次浇筑的施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地下车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为一长条形框架结构,通过在顶板、中板、底板结合柱子设置通长纵梁形成受力体系。车站端头井因为盾构作业的需求,一般比车站标准段要深,普遍深度多在18m以上,一般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井位置底板纵梁采用上翻设置,如图1所示。在盾构掉头时,底板梁的上翻以及框架柱会影响盾构井内盾构机的掉头。
底板梁一般有如下处理方法:
1、底板梁下翻,如图2所示,其存在如下缺点:1)底板梁下翻高度多达1m以上,在地下水量丰富地区,尤其底板处于砂层位置,下翻梁施工存在一定的施工困难以及施工风险,极其容易引起塌槽;2)底板梁下翻对结构受力不利;
2、对突出底板面的部分二次浇筑;该方案施工繁琐,工序复杂,上下翻梁节点位置钢筋绑扎极为困难,施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及施工方法,避免了底板梁上翻对盾构机掉头的影响,克服了底板梁下翻或底板突出部二次浇筑的施工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包括顶板、中板、底板和侧墙,所述中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构造成供盾构机始发、到达以及横向移动掉头的空间,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之间、所述中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对应位置处都设置框架柱;所述底板中包括不向底板外突出的暗梁,所述暗梁的下方设置有抗拔桩,用于支撑所述底板和暗梁。
优选地,所述中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框架柱待盾构机掉头完成后再浇筑。
优选地,所述顶板还包括顶板梁,所述中板还包括中板梁,所述顶板梁和所述中板梁之间设置框架柱。
优选地,所述顶板梁和/或所述中板梁为下翻梁。
优选地,所述框架柱构造为单柱,以形成单柱地铁车站端头井。
优选地,横向分布有多个的框架柱,以形成多柱地铁车站端头井。
优选地,除了所述暗梁下方的所述抗拔桩外,所述底板下方其余部分也设置有抗拔桩。
优选地,所述框架柱设于所述暗梁上;或者,所述框架柱与所述暗梁错开设置。
优选地,所述中板为一层,以形成双层地下车站;或者,所述中板为多层,以形成多层地下车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前所述的用于地铁地下车站端头井免设底板梁的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地下连续墙施工;
2)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
3)井点降水;
4)抗拔桩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