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G修饰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6747.8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维晓;魏海明;王美丽;胡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4 | 分类号: | C12N9/04;C12N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固醇氧化酶 胆固醇脂酶 对氨基苯磺酸 离子物质 保护剂 乳化剂 制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离心机离心 酶法检测 配方组成 体外检测 低转速 缓冲液 激活剂 兼容性 上清液 取出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EG修饰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的制备方法,属于临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其基本步骤为首先配置缓冲液,然后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AEO‑9两种物质作为激活剂,然后加入载体PEG20000(sigma),再加入保护剂以及乳化剂和离子物质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慢中速搅拌10分钟,然后使用低转速离心机离心后,取出上清液即可得到同等效果的PEG修饰酶。配方组成成分:PIEPES、对氨基苯磺酸、AEO‑9、PEG20000、保护剂、乳化剂、离子物质、胆固醇氧化酶、胆固醇脂酶、MIT,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与PEG修饰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EG修饰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的制备方法,属于临床体外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EG修饰酶法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1995年Sugiuchi首先提出,属于均相法检测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方法的反应原理为试剂1中硫酸α-环糊精 、硫酸葡聚糖与标本中的LDL、VLDL及CM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试剂 2 中PEG修饰酶系对 HDL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检测目的。本法原理着重点在于:①硫酸α-环糊精对富含apoB的LDL组分产生一种屏蔽作用;②PEG修饰酶中的PEG分子产生空间位阻,不利于大分子底物与酶接触,而又不影响小分子的HDL与酶发生酶促反应;③试剂2中的表面活性剂在不影响硫酸α-环糊精-LDL复合物的基础上能使HDL快速充分溶解。上述三点充分保证HDL 测定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本法试剂非常优良,与CDC指定的比较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本法能够实现对HDL充分、快速反应 ,对LDL的非特异性反应极少,抗干扰能力较强,结果较准确。
但因技术难度较大 ,国内尚无产品问世 ,技术问题主要存在于修饰酶的合成与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其中最难以控制的就是PEG修饰酶的制备,Sugiuchi建立的方法为首先将PEG6000使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I)进行活化,将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加入到0.1mol/L的HEPES PH=8.5的缓冲液,溶解完全后,将活化的PEG6000加入到酶溶液中,令PEG6000与酶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至少需要30分钟的时间,然后将PEG6000使用滤网将其过滤掉,然后使用HPLC方法进行检测结合后的酶的活性,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本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在PEG6000与酶结合的过程中,即使是PEG6000非常过量,但是也有少量的酶类没有被结合,这就在使用的时候为修饰酶的特异性增加了难度;②所激活PEG6000的两种物质,如果清理不当,会对后面HDL-C的检测造成影响,③如果没有结合酶的PEG过滤不够彻底,则会造成结果HDL-C的检测不准确,④修饰酶的过程过于繁杂,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实验水平,修饰酶的获取成本高。
因此基于以上的条件制约,影响了PEG-修饰酶法这种非常优良的检测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根据这些问题,发明了一种PEG修饰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PEG修饰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1)基本原理:以PEG20000为载体,在激活剂以及离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使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与PEG20000之间形成离子键,以获取具有对脂蛋白具有选择性的PEG修饰酶;
2)基本步骤:
首先配置缓冲液,然后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AEO-9两种物质作为激活剂,然后加入载体PEG20000(sigma),再加入保护剂以及乳化剂和离子物质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胆固醇氧化酶和胆固醇脂酶,慢中速搅拌10分钟,然后使用低转速离心机离心后,取出上清液即可得到同等效果的PEG修饰酶;
3)配方组成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