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6646.0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丽;张汝佳;殷明;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郭文浩;陈晓鹏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物理 系统 柔性 汽车 总装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下订单,管理员可以在客户端远程操作控制总装工艺和过程,服务器通过PLC控制器向汽车总装线上的设备下达动作指令并实时采集过程数据;此外还有物流子系统将最终产品运送到用户指定地点,用户收到产品后可以将产品质量反馈到服务器。通过上述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总装过程远程控制,便于管理员随时掌握生产进度和其中出现的问题,极大地提到了生产效率。同时,允许用户随时查询订单进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现场生产过程中工艺、效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和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整体系统也需要得以改善,就目前汽车产线每年需要完成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车型,产线对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员负担、提高生产质量等成为了汽车制造业自动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目前汽车产线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车型快速切换;在整装汽车大部分零件时,都需要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推动反复定位误差较大,无法实现动态控制;在整装汽车过程中,现有阶段都是依赖于现场操作面板实现在线监控,管理者在办公室中无法及时了解生产状况并做出正确响应,无法实现实时感知;现阶段车间对生产过程无法完整监控,包括车辆位置、状态、故障等信息,过程数据无法及时归档并事后查询,设备过程数据无法以报表、接口等形式输出,设备操作没有日志记录和权限管理功能。在汽车整装完成后,一旦出现问题无据可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一个或多个客户端;
所述服务器,配置为:通过汽车总装线上的PLC(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控制器,对所述汽车总装线进行控制;接收所述PLC控制器采集的过程数据,并进行分析、压缩、存储、归档;
所述客户端,配置为: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讯,调取所述过程数据,远程监控所述汽车总装线的作业过程,并通过所述服务器下达远程调度和管理命令;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工业网络进行通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对设备的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和查询,生成日志报表;
相应地,所述客户端还配置为:调取所述日志报表,并根据所述日志报表进行决策。
优选地,所述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配置为: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个性化订单;
相应地,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接收所述个性化订单,并进行分类和汇总,生成订单报表;所述客户端还配置为:从所述服务器调取所述订单报表、查询各订单的工艺需求、配件需求,并远程控制所述汽车总装线进行批量或单个产品的总装。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为移动终端或电脑。
优选地,所述柔性化汽车总装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物流子系统;
所述物流子系统,配置为:根据订单信息,将总装结束的产品运送到该产品对应订单所指定的接收地点。
优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配置为:通过所述服务器查询订单进度;
相应地,所述物流子系统还配置为:将物流信息发送到所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6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水处理自动化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零件加工尺寸评测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